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2、观五蕴

《大念处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7-5-8 15:48

复次,诸比丘!比丘安住于法,随观诸法,即依五取蕴随观诸法。又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依五取蕴随观诸法?

于此,诸比丘!比丘了知:『此是色,此是色生起,此是色坏灭。此是受,此是受生起,此是受坏灭。此是想,此是想生起,此是想坏灭。此是行,此是行生起,此是行坏灭。此是识,此是识生起,此是识坏灭。』

这段经文就是讲要透过五取蕴来观察身心实相,可以分为五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四念处禅修法都是以当下的身心作为修行所缘。五取蕴是指构成身心的五种因素。说为五取蕴是因为色、受、想、行、识蕴,被迷执的众生就执取为“我”,认为这个色蕴就是我的身体,受、想、行、识蕴就是我的精神,执取为“我”是执取的目标,所以称为五取蕴。《罗怙罗经》就称之为五受阴。其中,色蕴是物质法、是肉身、是生理现象;受、想、行、识四蕴是精神法、是心理现象的变化。肉身、生理现象的变化是我们时时刻刻可以体验到的。佛就教导我们以当下的身心作为修行的所缘。

佛说:“比丘了知,此是色,此是色生起,此是色坏灭。”这样子来修身念处。

精神、心理现象的变化,也是时时刻刻可以体验到的现象。在受、想、行、识四蕴之中;识蕴是心王法,受、想、行蕴是心所法。受是种种感受,想是感受生起以后给它做价值判断——感受生起来了,我给它一个价值判断,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这个是乐受、那个是苦受等等。行蕴就是依据价值判断,心里面再进一步地做出计划,心里面再筹划怎样采取行动,取或者舍。这些心理活动都是我们时时刻刻可以体验到的,佛陀就教导我们以这些当下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种种的生灭变化,作为修行的所缘。

因此佛教导说:要觉知此是受,此是受生起,此是受坏灭;此是想,此是想生起,此是想坏灭。因为有了感受,我的想蕴再给它做价值判断,生起来了,然后坏灭了。此是行,此是行生起,此是行坏灭;此是识,此是识生起,此是识坏灭。

第二个要点就是,五取蕴法是让智慧成长的土壤。这个五取蕴很重要,我们一直强调五蕴,对五蕴的观察就是对身心的观察。一切法可以归到五蕴,我们都会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法就可以含摄一切法。五取蕴法是让智慧成长的土壤,当你一直去观、如理观察五取蕴法的时候,智慧就会生起来、智慧就会成长,所以它是智慧成长的土壤。

观察五取蕴的实相可以开启智慧,《清净道论》的第十四品《说蕴品》就详细地解说了五取蕴,课后大家可以细细地去学习、去领悟。修学佛法一定要修戒定慧三无漏圣学,我们当然都知道;特别是修学慧无漏学很重要,因为只有真正地开启了见性的智慧,我们才能够斩断生死轮回的根,所以慧无漏学是很重要的。龙树菩萨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你戒行持得再清净、你禅定功夫再好,如果你没有慧无漏学,你是不能超出轮回、你是不能跳出三界的。

慧无漏学如此重要,怎么学呢?要解答六个问题。

1、什么是慧?

2、什么是慧的语义?

3、什么是慧的特相?

特相是什么?每一个法一定要从四个方面去看它的自相,也就是特相、作用、现起、近因。

那么同样的这个“慧”,它的特相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现起、它的近因是什么?这些都是要理性观察的。

4、慧有几种?

5、当如何修习慧无漏学?

6、什么是修慧的功德?

整个《清净道论》就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个字,它所有的二十三品,都是依据三无漏学来安排的次第。

什么是慧?慧是与善心所相应的观智。这个非常明确,什么是智慧?能够与善心所相应的观智,这个是慧。我们一直强调观禅,要起观智、要能够辨识名色法、辨识缘起法,这都是观智,并且是与善心所相应的观智。龙树菩萨也说过,在明觉状态下,自觉利益自他就名为智者。其实明觉状态就是观智,利益自他就是善心相应,所以与善心相应的观智就是慧。

慧的特相是通达诸法的自性;慧的作用是摧毁覆盖心性的愚痴黑暗;慧的生起是无痴、智慧光明现起了;慧的近因是依于定,由定开启智慧力。

而且我们因为这句话听多了,但是我们学过《大念处经》,领悟就不同了。定力强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去辨识,一开始是辨识眼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总言之就是六根门心路过程。这样的话对于这个中间的名色法都能够了知,然后进一步知道它背后的缘起,当然我执就断掉了,这是真正的智慧生起。一定要在这个中间,要如理作意、要能够辨识。只有在禅定力之中,才能够辨识清楚六门心路过程,进一步观缘起。

特别重要的是第五要如何修习慧无漏学。《清净道论》里面强调,修习智慧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就是必须要有让智慧成长的土壤,这个很重要。就像种子必须要撒在肥沃的土壤之中,它才容易发芽、生长。同样的,智慧成长的土壤也很重要,有智慧成长的土壤才容易开启智慧。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为什么要在当下的身心起修,不是叫你在外面,啊,我在外面观一尊大威德,然后多少个头、多少只手,好不好?当然这个法是好的,但是你根器不够的话,根本上没用的,你修不起来的。为什么?我们讲了智慧的土壤就是当下的身心,对当下的身心如实观察,不是叫你在外面去另外观一个什么。如果你有这个基础了。当然你用一些善巧方便法,那个是可以的,否则的话你没有基础你直接去起修,要成就是很困难的。

智慧成长的土壤是什么?就是六大类。第一类就是五蕴,第二类就是十二处,第三类就是十八界,第四类就是二十二根,第五类就是四圣谛,第六类就是十二缘起。这六类就是我们智慧成长的土壤。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十二缘起大家都很熟了。

什么是二十二根?在《清净道论》第十六品“说根谛品”就有解说二十二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男根、女根、命根;加上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加上信、进、念、定、慧又有五根;再加上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这样合起来就是二十二根,这是智慧成长肥沃的土壤。

对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观察,都是从当下的身心起修,这是智慧的土壤、是智慧成长的土壤。所以特别强调,一定不能够离开当下的五蕴身心去修行。一定要能够保持正念、正知,正念、正知当下的五蕴身心它的状况,它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变化以及变化后面的原因,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断我执、你才能够真正的明心见性,这是一个非常便捷、非常明了的修行道路、解脱之道。

第二个重点就是五清净的修观次第。你有了智慧的土壤了,你还要有开启智慧的方法,所以修习智慧就有这两个重点。

开启智慧的方法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修观禅了。修观禅在七清净里面,第一清净是戒清净,第二清净是心清净,也就是戒和定两个无漏圣学。后面的五种清净都是修智慧、都是修慧无漏学。五清净就是: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就是智慧的体,智慧就以五清净为体。这样我们对于观五取蕴的方法就能够明了了。

如是,他安住于法,随观内法;或安住于法,随观外法;或安住于法,随观内、外法。他安住于法,随观生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灭法;或安住于法,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法』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法,依五取蕴随观诸法。

这段经文就是讲依五取蕴修观禅,可以分为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佛教导依五取蕴来如理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观察他人的五蕴身心,然后自他五蕴身心交替观察,这就是观内、观外、观内外。再进一步就是要观五取蕴,观这个身心,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它的生起和灭去。生起的原因是什么、灭去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这是刹那生灭,刹那刹那都在生灭这样子去观;然后要观因缘生灭。五取蕴感得的因是什么、缘是什么等等,这样子在当下的五取蕴身心之中来现观刹那生灭、因缘生灭,然后就观缘起了,就能够证圣道了。

修观禅的时候,把一切法都可以归纳为五蕴,进一步五蕴又可以归纳为色法和名法。色法有二十八种,也就是地水火风四界以及由四界而生起的二十四种所造色,所以合起来就是色法二十八种。

色法生起的因缘有四种,也就是业、心、时、食。业所生的色法;心,起心动念所生的色法;时节、季节的变化所生的色法;食物所生的色法。五蕴从最粗到最细,最粗的是色蕴,然后越来越细,最细的是识蕴,这样子是观色法。

观名法,名法就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个四蕴。名法作为观智所缘,一定是世间心,也就是欲界心、色界心、无色界心,以及它们相应的心所法。名法可以分为心王法和心所法两大类,心王法又分为世间心和出世间心两大类。

出世间心是四道心与四果心,它们不是观智的所缘,观智所缘的是世间心。世间心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心以及它们相应的心所法。要能够从心路过程中、从六门心路过程中来辨识名法、色法,以及它们的生灭因缘。如实地知见一切都是名法、色法的因缘生灭,没有真实存在的人、我、众生,这就是观名法。这样来观的时候,就能够开启真正的智慧,名色分别智。

《杂阿含经》第二百六十五经,上面就有一个譬喻说:观色如聚沫,很多泡沫聚合起来;受如水上泡,水上泡一样、生起来马上灭了;想如春时焰,像阳焰一样;诸行如芭蕉,一直剥下去,空空如也,没有实体;诸识法如幻。对五蕴身心的如理观察,就能够开启无我的智慧。

第二个要点我们要特别强调五取蕴的这个观修。所以我们以佛的儿子罗怙罗尊者,他修习止禅和观禅而证悟阿罗汉道的过程为例,来说明观五取蕴的实修法。

因为我们在这么一个时代,还能够听到原始佛教时期,原汁原味的佛陀教导弟子的修行方法,没有太多的玄妙理论,都只是实修的方法,可见我们都是佛的儿子。因此,我们看看罗怙罗尊者,他是怎么样子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证得阿罗汉的,他的这个实修证悟阿罗汉道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们看了,有一个榜样,我们就知道怎样如法地去修、去学修。

在《杂阿含经》第二百经,四部阿含,杂阿含就是很多的法宝,短短的都合起来、拼起来叫《杂阿含经》。第二百经里面这部经就是《罗怙罗经》,是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儿子罗怙罗尊者的一个完整的法的教导。我们北传翻译为罗睺罗、罗云等等,都是指同一位尊者。《罗怙罗经》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来看佛是怎样子指导罗怙罗实修,他那个禅修的过程。

第一段就是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个我们很熟了,很多经典都是在祇园说的。罗怙罗尊者向佛来求法,希望能够独自去专修,然后能够证悟。佛陀观他的心智还没有成熟,所以就教他,你要先去为人家讲解五取蕴,然后教学相长。并且你在教的过程之中,虽然他很小,还是个沙弥,但是他要给大众、给信众讲五取蕴,他就要弄清楚五取蕴的内涵,才能够跟大家讲,所以弄清五取蕴的内涵是学修佛法的第一步。

《杂阿含经》第五十五经,也就是《无我相经》。《无我相经》说五取蕴有十一种,要对于十一种五取蕴都能够辨识清楚,你才是真正的懂得了观五取蕴。五取蕴有过去、现在、未来,你过去生的五取蕴,过去生的身心、今生今世的、未来生的。有内、外、粗、细,有胜、劣、远、近。比方说天人他的这个色身,就比人类的这个色身要殊胜庄严得多,这个是胜的,人类这个是劣的。当然人类的这个色身比鬼道的那些众生的要更殊胜了等等。

第二个阶段,罗怙罗尊者依教奉行,为人演说五取蕴之后他又来向佛求法,又希望能够离世专修。佛陀观察罗怙罗的心,解脱智未熟,心智还是不成熟。然后又跟他说,你还不够,你还要去为大家去讲解六入处法。六入处就是内在的,内六入处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然后外六入处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让他能够辨识整个身心运作的过程。修行这个法很重要,一定要注意一个字,就是触,接触那个“触”。

我们的种种身心现象,它是怎么现起来的?就是因为内六根跟外六尘有了接触,接触以后种种的身心现象就生起来了。接触以后感受生起来了,然后价值判断生起来了,然后想怎么采取行动、行蕴也起来了。所以整个世间的悲欢离合都显现出来了。

这个源头在哪里?在一开始的接触,接触以后你不如理作意,就有了种种的六道轮转。所以,佛陀通过很善巧地叫罗怙罗去给大家讲外六入处、内六入处,就让他自己能够更深地体悟到,怎么样去辨识这个身心运作的过程。身心运作的过程,你怎样去如理地、清晰地、如实地,不是虚妄的,如实地去观察,分析境界对我们身心的作用。

第三段就是罗怙罗依教奉行,又去为大家演说六入处法之后,他又来向佛求法。佛陀观察罗怙罗的心还是没有成熟,解脱智未熟,所以又让他去给大众演说尼陀那法,尼陀那法就是缘起法。你还要去给大家讲缘起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第四法,以及他的师父舍利弗尊者那个特法,叫做缘起第五法等等。其实也就是说,要让他更深地来领悟法,懂了五蕴法、懂了十二处法、还要懂得缘起法。这是第三段。如果你看南传的典籍,出现这个尼陀那法,尼陀那法其实就是缘起法了。

第四段就是罗怙罗尊者依教奉行,又去为大众广说尼陀那法,之后他又来向佛求法。佛陀观察他的心智还是没有成熟,解脱智未熟,又教他要专精思惟。你对于你讲过了的那些法,你要更深入地思惟,思惟什么是五蕴法,五蕴法它的特相、它的作用、它的现起、它的近因;然后思惟六入处法、思惟缘起法,进一步地来深入地观察其义。

罗怙罗依教奉行就很深入地去观察,就在当下的五蕴身心来观察五蕴法、十二处法、缘起法、终于就豁然贯通。知道这些法都是“顺趣涅槃,流注涅槃”,引导众生走向涅槃的。佛陀说这些法,不是像现在的学者要搞一个理论体系,佛陀只是为了让众生都能够证得涅槃,能够超出轮回。所以这一切法都是让众生、引导众生证得涅槃的,“顺趣涅槃,流注涅槃”。

第五段罗怙罗又来向佛求法了,并且讲了他按照佛的教导去思惟法,他对法的领悟,一切五蕴法、十二处法、缘起法都是“顺趣涅槃,流注涅槃”。那么佛陀观察罗怙罗的心,解脱智成熟了,就为他说法;让罗怙罗深入地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一切无常,眼根接触色尘,生起眼识,并且有感受生起,要能够辨识自己的眼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然后层层深入地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直接真实地体验到一切法的本质是无常、是苦、是无我,不再执著于五蕴、六入处;然后从世间得解脱,就这样为他深入地说法。

第六段经文就是罗怙罗受佛教导独一静处,精进修持成阿罗汉,心善解脱,证得阿罗汉果位了。

我们看罗怙罗证阿罗汉的这个过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对我们的禅修有什么启示?

第一个启示是一定要有善知识来观察根器是否成熟,然后我们自己要能够依教奉行。有些人刚开始学他就想,我要闭关,我什么都不用干,我就专门关起门来闭关,心智没有成熟,解脱智未熟。那样子弄的话,一定没有用,要能够依教奉行。

第二是要能够通达教理,你看罗怙罗他也是经过闻思修三慧而次第修学才成就的。《罗怙罗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佛陀都是善巧地让他去复习法。通过复习,通过为他人演说佛法、演说五蕴法、演说六入处法、演说缘起法,这些都是成就他的闻所成慧。

第四段就是思所成慧,让他更深入地思惟。

第五段、第六段就是修所成慧,所以一定要有闻思修三慧。正如宗喀巴大师所说的,他用一个偈子概括他的修证,也教导弟子一生要如何修。

最初广大求多闻, 中达经论皆教授,

最后昼夜勤修持, 回向众生为利他。

那么这样子其实就是闻思修三慧都具足。然后回向圣教兴隆、回向众生解脱,也都具足。

第三个启示就是佛法的证悟一定要从当下的身心下手,要将修行落实到当下的身心上,要看清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生灭变化的实相,然后顺趣涅槃得解脱。那么这样对于五取蕴法我们就闻思圆满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