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二)受念处(受随观念处——观察受的九种要素)

《大念处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7-5-8 15:16

复次,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受随观感受?

于此,诸比丘!比丘感到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

佛陀开示说:“诸位比丘!比丘在禅修和时候,要如何在种种感受里面来修止禅,安住于受?如何在种种感受之中来修观禅,随观感受呢?如果只是乐受时,知道乐受;苦受时知道苦受,不苦不乐受时,知道不苦不乐受。”这个还不算修习受念处,只是一般人都有的感觉而已,了知受的生灭无常、无我才算是受念处的修行。当各种感受升起来的时候,能够当下觉知,能够保持正念,明觉。觉知快乐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痛苦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不同的感受不断地在转换,在变化,才能够越来越清楚地受的无常。

受,可以分为三种受或者说五种受。三种受就是:苦受,乐受,舍受。五种受就把身和心分开来:苦、乐、忧、喜、舍。五受,身体的快乐称为乐受,心里的快乐称为喜受,身体的痛苦称为苦受,心里的痛苦称为忧受,然后还有不苦不乐的舍受。

比方说,我们看中国人用词是很精确的,我们说“喜欢”和“欢喜”有什么不同知道吗?你说:“我喜欢禅修,喜欢打坐”,或者说“欢喜禅修”有什么不同吗?有。喜欢你还没有相应,那是一种习气,甚至于可能是偷懒,什么都不用干,我就盘起来打坐就好,管它是不是睡觉和昏沉都可以,这是喜欢,喜欢禅修、喜欢打坐。欢喜打坐是什么?你打坐,上坐就相应,内在的这种喜悦升腾起来了,欢啊,升腾起来了,欢喜;然后修法相应,对于色业处,名业处都能够修的很相应;然后能够修止禅,修观禅,这个是欢喜禅修,欢喜打坐。

前面刚刚这个是我们说受念处,它的修行可以分为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就是佛弟子,佛陀教导弟子们一般是先修身念处,再修受念处。我们看四念处,越往后就越精微越细致。身是最粗显的,受感受就要细一些,心就更细了,法是微细的,所以它越来越精细。那么在修行的时候,一般就先修身念处,再来修受念处;先来修色业处,再来修名业处。因为肉身是身心五蕴之中,身心五蕴结构里面最明显的,最清楚的层面,也是最适合进行自我观察的一个起点。但也有例外,比如天人,天人他可以直接修受念处,《长阿含经》里面佛陀为天人说法,因为天人他的受很明显,所以佛陀就不说身念处,直接教导受念处。

第二个要点就是感受包括了身和心两个层面。感受是由身生起,由心感知的,它是在身和心里面的一个结合处。六根对六尘互相接触的时候,先产生感受,然后才有贪嗔的习性反应,贪爱、嗔恨、习性反应跟着来了。也就是受、想、行、识,先有受蕴,然后有想蕴,对它有判断,有价值判断,给它贴个标签,习性反应起来了。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发展专注力和洞察力,能够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能够在觉知感受的时候保持平等心,能够不起贪嗔的习性反应。

刚开始练习修受念处的时候,你会经验到那种、体验到那种粗糙,粗糙的感受。一开始有感受,开始有强烈的感受,那个地方觉得很燥热或者很痛等等。但是你修到一段时间以后,你觉知不到感受了,事实上你回到觉知呼吸上,感受还会再生起,它会越来越细腻。这个时候表示你的觉性越来越敏锐了,反复反复持续地练习,觉知感受就能够变得很细微。那么终将觉知到你对这个感受觉知以后,更进一步你来知道一切都不过是名法和色法。然后对于名法生起的因缘,灭的因缘,对于色法生起的因缘,灭的因缘都能够辨识清楚,然后你就能够证得名色差别智。

感受是很真实的体验,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强调一点,不要只是沉迷于思考,而是要体验,当下体验。思考只是在知识层面,不管你怎么想,不管你怎么思维,你总在想蕴里面。你应该要直接去修,去体验。感受它是很真实的体验,六根接触外境,时时都会有种种的感受生灭。并且来说,因为感受它会引申种种热烈的情绪,会促使我们迷妄执取。你看,因为你有了某种受,强烈的感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啊,轮回轮转,就在其中。

所以这个感受是个枢纽,在你感受起来以后,你不去随顺习性、随着习气反应,而是能够保持平等心,能够去以觉性觉照它,那么感受它也可以成为你走向涅槃的一个很巧妙的修行的方法。觉知感受,与当下能够保持正念,不去发动贪爱嗔恨,就是切断生死轮回地契机。

在十二因缘的锁链之中,心里过程在触、缘、受这个阶段就结束了,就不会再发展到受缘爱、爱缘取,也能够在触缘受这个阶段切断了。所以说上根断无明,中根断爱,下根断取。那么保持正觉,保持正念正知,来观察刹那刹那生起的种种感受。认清受它的无常、苦、无我,能够切断爱,能够在这个受缘爱这个中间链条切断,把这个受与贪嗔的习性反应的连接切断,这个就是超出生死轮回有效的方法。

第三个要点就是修受念处使我们能够活在当下。我们这个北传佛教里面的祖师禅,其实也会借助这个“受”。禅师会借助这个“受”让弟子活在当下,把他的心识由妄念纷飞拉回到当下。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这个马祖道一,他引导百丈怀海禅师顿悟的野鸭子公案。

有一天,马祖道一禅师在山路上面经行,百丈怀海禅师就随侍在一起了,做侍者陪师父了,看到一群野鸭子在空中飞过,马祖就问“这是什么?”

百丈怀海回答说:“野鸭子”。

马祖问他说:“到哪去了?”

怀丈就回答说:“飞过去了”。

马祖马上就扭住百丈怀海的鼻子,怀海就负痛失声。马祖说:“又道非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啊!”

这个公案其实可以分为四个回合:第一个回合就是马祖启发百丈怀海问他,“是什么”,当下直指心性!但是凡夫位的百丈怀海没有觉醒没有觉知,攀缘外境,心是黑的是迷的,所以他只是回答说野鸭子。

第二个回合又进一步问他去哪里了,然后百丈回答说,飞过去了。还是在追逐迷心逐色,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百丈怀海他全部都是落入在想蕴的作用里面,他并没有突破想蕴的控制。这个里面其实给我们一个警醒,很多人学佛法他甚至于学一辈子,他都是停留在知识这个层面,停留在想蕴这个层面。他一直在思考,这个经书在说什么,法师在说什么,然后他听了很多,也看了很多,也在打坐。但是都没有用,打坐的时候还在想不停地想,但是这个都没有用的。为什么?因为都只是停留在想蕴的作用里面,并没有突破想蕴的控制,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不要沉于思考,而要直接体验,直接体验。

第三个回合就是马祖用一个强烈的手段,来扭怀海的鼻子,抓住怀海的鼻子猛力一拉,当然就很痛。这个强烈的痛受就切断了,马上就切断了百丈怀海的妄想分别心,迷心逐色的这个心马上就把它拉回来了。但是够不够?当然不够啦。为什么?拉回来是拉回来当下来了,你有强烈的痛受,但是还是在受蕴里面,对不对?这个还是在受蕴里面,并没有空掉五蕴的制约。

第四个回合,马道又进一步启发他“又道飞去也”,又道飞去也其实是什么?自性它是非去来今。我们看《信心铭》:“非去来今,无在不在,十方物前,超越时空,言语道断,信心不二,不二信心。”所以这个时候百丈言下有省。现在的人习惯于以思考来代替亲身感受,以头脑来代替心灵,所以更加需要禅修的智慧。尤其是佛法流传,在中国流传这么两千多年,表面繁荣但事实上越来越衰落,为什么?没有真正的证悟,缺乏真正的证悟者。

大家都是停留在思考的那个层面,记住了、自己也能思考、也能说,但是这些都没有用。所以不可以以思考代替亲身感受,不可以用头脑代替心灵。不要活在头脑里面,应该活在当下的心的觉性里面。其实很多都是如此说,你看伊斯兰教苏非派,它是伊斯兰教的神密派,它有一位哲人也说过,活在这个世间,但是不属于他,所以不要有一个认同,不要陷进去。

再看经文:

感到有染着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到有染着的乐受。』感到无染着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到无染着的乐受。』

感到有染着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到有染着的苦受。』感到无染着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到无染着的苦受。』

感到有染着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有染着的不苦不乐受。』感到无染着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无染着的不苦不乐受。』

这段经文有两个要点,其实这里面就讲到了六种受。

第一个要点,佛陀把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细分为六种,也就是有爱染的三种受和无爱染的三种受。六根接触六尘就会产生感受、受蕴,想蕴又会对感受做出好或者坏的一个评价一个判断,给它贴一个标签。凡夫因为对诸法实相的无知而又我执,有执著的有爱染的三种受,就是禅修者对于三种受生起了贪爱或者抗拒的反应;无爱染的三种受就是觉知到感受,但是切断了习性反应,不生贪爱和抗拒的反应,称为无爱染的三种受。

人的一生之中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不苦不乐的感受,为什么?因为这就是愚痴。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不苦不乐的感受,这是一种对我执的迷惑,是不知道因缘法则的愚痴。其实贪里面有愚痴嗔、里面有愚痴,这个不苦不乐受就是愚痴。

第二个要点就是为什么要觉知感受呢?因为导致到我们轮回的是我们不断不断地生起了贪爱和嗔恨的情绪,然后造种种业,或者内在不断地起贪嗔反应还茫然无知、茫无所知。这些贪嗔习性反应的诱因就是感受——对于乐受起贪,对苦受起嗔。所以要断贪嗔,就要学习以客观的态度,能够保持不间断地一直去觉知,能够觉知所有的不同的感受。然后接受任何自然生起来的感受,保持平等心,不去加以判断,不加以判断想蕴就不会生起来。对所有的感受都是不迎不拒,只是不中断不间断地用觉性去面对和照亮一切的感受,而不卷入其中。以觉性和平等心来超越一切感受,活在当下,就能够亲见感受的生灭现象。

一般的人大家都是凡夫,都会喜欢乐受,其实乐受里面就隐藏着贪爱。不能觉知进一步就会被这种乐受引发出欲望,就会造业,苦受潜藏着嗔恨。当我们能够以正念觉醒来保持觉知,不再随乐受苦受起舞的时候,那么每一对感受的觉知,都是我们能够用来断除习性反应的工具。所以觉知、观察愉快的感受,不起习性反应就能够根除贪欲;正念、觉知不愉快的感受,不起习性反应就能够根除嗔恨;观察不苦不乐的感受,不起习性反应就能够根除愚痴、无明。

但是,对于不苦不乐的感受,因为它不强烈,所以要真正的去觉知它,这不是容易的事情。通过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至少在当下这一刻就不再制造贪嗔习性反应,不再制造轮回的种子,这就是莫造新秧。能够真正做到不造新秧以后,那么心之流它就在你没有新的养分提供给它,它就被迫把过去生的业行种子,一个一个的以感受的方式,以各种感受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你一直一直去继续保持觉知和平等心,就可以根除过去的业行种子,根除旧的习性反应,这个就是消旧业。所以随缘消旧业,更未造新秧。当所有的习性反应能够一一根除以后,我们的心也就能够解脱了,就解脱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讲观禅的修法。

如是,他安住于受,随观内受;或安住于受,随观外受;或安住于受,随观内、外受。他安住于受,随观生法;或安住于受,随观灭法;或安住于受,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受』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著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受,随观身受。

这段经文前面其实是觉知六种受,是偏重于止禅的修法,这里面就是讲观禅的修法。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这段经文更深入地教导我们,要以智慧来观察感受是如何生起的。你能够觉知感受了,能够心不放逸了,能够恒在正念正知之中了,但是这个不够,这个还只是属于止禅。更进一步你要知道,这些感受你要用智慧来辨识来观察,这些感受它是如何生起来的,这个就是观禅了,这就是受念处的观禅实修法。

首先是要修四界差别观来观照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六门。门是身心跟外界沟通的管道,有六根门,也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那么要通过四界差别观的修行一直到能够看到色聚,看到色聚以后再辨识净色,净色根。譬如说我们辨识眼根,眼根接触色尘而生起感受,这个首先要修四界差别观。先要能够辨识眼根门中的眼净色和有分,有分意界就是有分心。详细来说眼触门有四十五色,其中眼识法聚对光这种色尘的撞击特别敏感。

眼根对色尘为什么会生起判断的能力?因为光这种色尘它在同时撞击眼净色和有分心。那么身十法聚对于触尘也就是地界、火界、风界的撞击非常敏感,所以你在这个眼触门四十五色之中,你要把它一一辨识清楚。尤其是眼十法聚和身十法聚,这个中间辨识清楚。然后你就对于光这种色尘的撞击,就能够透过对于眼十法聚的辨识,就能够了知就能够现见、现观;然后身十法聚它对触尘也就是地界、火界、风界它的撞击非常敏感。所以可以先辨识眼净色,再来看意门,同时来辨识眼净色和意门,这样子反复地辨识你就会很熟练。

然后再来注意外在的,前面都是在内在用功夫,然后你再来可以注意外在的。比如花的颜色,我们看花它的颜色,花的色泽的光它会同时来撞击眼净色和意门。你就能辨识到眼门心路历程,以及接着就生起来的意门心路过程。如果你能够保持觉知,那么生起善速行的心路过程,也就是你能够保持平等心,这样子称为善速行的心路过程。如果不能保持觉知,那么它就生起不善速行的心路过程。具体实修的时候,那么辨识眼门心路过程由不同功能的七种心组成,就是说你来修这个眼门心路过程的时候,你要辨识七种心。

第一种是五门转向心,也就是把心识之流转向外在的花,转向被观察的对象。这个时候你要能够辨识其中的十一个名法,这个心识之流它流向花的时候,这个叫五门转向心,这个中间就有十一个名法。当然这个实修才展开来说,不然听那么多也就只是一个知识而已。

第二种就是眼识,就是观看对象以后,你形成一个视觉的印象。并且来说它会将这个视觉印象传递给下一个心念,下一个念头,下一个心识,要能够辨识八个名法。所以它其实是很细的了,你看这一刹那之中你要能够辨识这么多的名法,没有甚深的禅定力那是不可能的。

第三种就是领受心,就是接受了视觉印象。然后传给下一个心念,这个阶段要能够辨识十一个名法。

第四种就是推度心,就是审察被观察的对象花,还有视觉印象。对于视觉印象和被观察的对象都要省察,这个就称为推度心。要能够辨识十一个或者十二个名法。

第五种就是确定心。这个时候你就概略地认识了被观察的对象认识了花,那么就决定对象的好或者坏,要能够辨识十二个名法。

第六种就是七个速行心。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完全地认识认知被观察的对象,就享受对象的好或者坏,觉得喜欢这个花或者讨厌这个花等等。这个时候要能够辨识三十四个或者三十三个或者三十二个名法。

第七种就是两个彼所缘心,也就是记录心,也就是眼根对色尘这个认知阶段即将结束了,所以记录下来就分开了。这时候眼根和色尘分离,眼门心路过程就结束。

你看看,在眼根接触色尘的这一刹那之中,要能够辨识这么多的名法,那没有禅定力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听起来说好象四界差别观,好象不用修止禅直接修观禅,直接由近行定,然后能够进一步由灰色到白色,到透明体到色聚。事实上到色聚的时候就已经是心清净了,就已经是安止定了。如果你不能入的时候,后面这些观是无法修的,不是说我们眼睛一闭上,然后想一尊佛像就直接是观,其实这个是相似的修行,不是真正的修行。像六十达赖仓央嘉措那个就有说过:“观中诸圣何曾现,不请情人却自来。”你特别想念的人反而冒出来了,你观的佛菩萨一点也没有显现。这个都是贪欲心,那里是什么观,吹牛拿来吹牛而已。所以没有禅定力,这些观都是不可能的。

你要能够辨识这么多的名法,这么多的精神法,这个还不够。你不要以为这样子就修好了,这个还是眼门心路过程,眼根门眼根对色尘的心路过程。更进一步你要能够辨识,接着发生的意门心路过程。首先是意门转向心,意门心路过程其实它是三个阶段。首先是意门转向心就有十二个名法。然后是七个速行心,也是有三十四个或者三十三个或者三十二个名法;接着就是两个彼所缘心,分开了。

将这些都辨识清楚以后,要能够辨识眼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之中的每一种心法,以及跟这种心法相应的心所法。当我们能够辨识内在生起的各种心,辨识存在的每一刹那心念之中的所有名法,辨识发生于六根门的心路过程的时候,就恍然大悟。哦,原来依佛开示的受念处证得圣果的道路,它是如此的清晰明白。不是迷迷糊糊说:“哦,这就是修受念处”,它是有具体的标准,它会告诉你要怎么样一步一步的。你看,眼门心路过程它有七种心,意门心路过程它也有三个步骤,这个中间它都有很多的名法,都要能够辨识清楚。然后这样子的来修受念处。

第二个要点,就是要解脱不止是观察自己的受,而且还要观察他人的受。所以佛说:“如是他安住于受,随观内受”。

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怎么样在眼根对色尘生起受的时候,这个眼门心路过程怎么观?怎么辨识?意门心路过程怎么观?怎么辨识?这个都是观内受。

“或安住于受,随观外受”。也要观察他人的感受,他人的受。

“或安住于受,随观内外受”。要随观内外受,交替观察辨识自己的受,观察辨识他人的受;接着还要观生灭,还要观照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

所以说他安住于受随观生法,这个受是怎么生起来的呢?或安住于受随观灭法。这个灭,生灭其实它包含了当下的刹那生灭和背面的因果业力的法则。背后的困果关系,就是因缘生灭。这个其实都是说什么?因缘生灭,就是观缘起,辨识观缘起。如果能够如此地用智慧来观察思惟受,那么也就是受念处与法念处相结合的修行。

刚刚这些其实都是法念处,受念处跟法念处结合起来的修行,就能超越爱、见和无明;超越凡夫的情与见,超越无明;舍离凡夫执我的概念,就能够真正地不执著五取蕴世间的任何事物。观智成熟的时候就能够证悟圣道,由受念处而证得解脱。

第三个要点就是受是遍一切心所。所有的心路过程,所有的起心动念生起来的时候,受一定在其中。所有的起心动念生起来一定会有种种的感受,因此感受它是缘起。它生起以后,它是在不断地生灭变异的,不是常住不变的。那么佛陀的阿罗汉弟子里面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也是由于修受念处而证悟阿罗汉的果位。

你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他就是靠这个来证得阿罗汉果位的。舍利弗尊者是罗睺罗的师父,阿罗汉弟子里面智慧第一。所以佛陀把自己的儿子出家以后,交给舍利弗尊者来教导。

那么舍利弗尊者他智慧很广大,他在他母亲肚子里面的时候,就能够使母亲智慧大开。因为他的母亲是婆罗门家庭,所以家境也很好。每一天都有很多时间去学习,所以他母亲就跟他的舅舅两个辩论。以前每次都是他母亲和他舅舅辩论的时候,母亲总是输掉了。但是自从他的母亲怀上他以后就智慧大开了,每次辩论的时候总是他的母亲赢,他的舅父输掉了。他舅父很聪明,一想很奇怪,我姐姐从来总是输的,这次怎么会赢呢?一定是她肚子里的小孩子太有智慧了。所以我这个外甥,他在娘胎里面就如此的有智慧,如此的聪明,以后如果生下来以后,小小年纪就把我辩论败了的话,那我岂不是无地自容。因此他的舅父就生起一种紧迫感,不行,我要马上出去学习,免得跟我这个小外甥辩论败掉了。

因此他就马上外出参学了,学习各种各样的,遍到整个印度去学习各种各样的学问。由于他很精进,所以连剪手指甲的时间都没有,手指甲很长,长得有点点卷起来了,所以当时的人就叫称他长爪梵志。

长爪梵志游历五印度都学得很丰富以后,他就想要回来教育我这个外甥,我这个外甥也长大了,我应该可以教他了。一回来的时候就听说舍利弗已经跟随佛陀出家去了,他就很不服气,他就找佛陀辩论,一开始辩论长爪梵志就败下阵来了。佛陀跟他说:“你要辩论的话,你先立论。”

他就说:“我以不立一法为宗。”

佛陀就问他:“你这个不立一法,是不是一个宗呢?”马上哑口无言,因此他就心悦诚服向佛求法。佛陀就给他说了一部经叫作《受摄受经》,其实就是受念处的修法。《受摄受经》,佛陀以他为主来为他开示:佛说受是无常的,所以是有为法;因他是有为法,所以是缘起法;因他是缘起法,所以是坏灭法;因他有灭有坏,所以要离欲它不执著它。如果能这样观,修行者能够厌离乐受、苦受与不苦不乐受;如果能厌离受便能远离欲染,如果能远离欲染便能得到解脱。

那时候的人根器很利,佛陀这样开示以后,长爪梵志当场就证得初果须陀洹果。当时舍利弗尊者就在一旁给佛陀扇扇子,也听了佛说法,听了佛说法以后,他马上当场也就证的阿罗汉果位。所以说,虽然佛不是专门为舍利佛说的,是为他的舅父长爪梵志说的,但是他得到大受用,就好像说这个食物不是为他准备的,但是他也吃到了,吃到以后饱尝法味,证得阿罗汉果。

佛说比丘如是“安住于受,随观身受”。比丘要修受随观念处,修受念处呢?要如此的安住于受就是修止禅,随观身受就是修观禅。

好了,我们对于受念处就学习到此地,明天再继续学习心念处。大家精进修行,福慧增上。

阿弥陀佛!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