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三)心念处(观心识,观察心的十九种要素)

《大念处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7-5-8 15:20

复次,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心,随观心识?

于此,诸比丘!于此,比丘心贪欲时,了知:『心贪欲』;心无贪欲时,了知:『心无贪欲』。心瞋恨时,了知:『心瞋恨』;心无瞋恨时,了知:『心无瞋恨』。心愚痴时,了知:『心愚痴』;心无愚痴时,了知:『心无愚痴』。

心收缩时,了知:『心收缩』;心散乱时,了知:『心散乱』。心广大时,了知:『心广大』;心不广大时,了知:『心不广大』。

心有上时,了知:『心有上』;心无上时,了知:『心无上』。心专一时,了知:『心专一』;心不专一时,了知:『心不专一』。心解脱时,了知:『心解脱』;心未解脱时,了知:『心未解脱』。

这段经文,是详细地讲心念处的修法,身、受、心、法,心念处观心无常。名法的生灭是色法生灭的十六倍那么快,主要就是讲心念处的具体修法了。这段经文有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四念处的修法,它是越往后越精微。肉身,这个色身当然是最粗显的了,色身是最容易能够起观,观它的实相的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修安若般若念,修安般禅。修安般禅完整的修法,又分为十六个阶段,这个是非常殊胜的修法。

尤其是现在的人,心也很散乱,平时又很忙碌,因为很忙碌很散乱,所以这个很暗钝,修其他法难以相应,修安般念禅是好的方法。然后就有四威仪禅,在行住坐卧之中来修禅,行禅,坐禅,卧禅。行禅里面又发展出多种,像山水禅等等。然后就是正念正知禅,不净观、四界差别观、墓园九观,这些都是观察这个色身,它是缘起的幻相。

深入观的时候,这个有两条路,一条是止观行者,先修止。比方说我们通过安般念,一直到能够入安止定,能够成就四禅八定。常规是到四禅的时候,这个舍念清静地定的时候,定力非常强了再出定。当然这里面就牵涉到五种自在,入定出定的五种自在,然后出定再来修观,就会很有力量,但是这种很难。像帕奥禅师这样修的话,就用了六十年的时间,而且是在缅甸,那么一个佛教氛围非常浓厚的佛教是国教的这么一个国家。现在的人要那样子去修行的话,会有相当的困难,所以可以一开始修安般念,然后出现禅相。由遍作相、到取相、到似相,事实上从安般念入手的话,要成就禅相不是很难的事情;然后再来转入到四界差别观,渐次地就开始修观禅了。这是一个非常快捷的道路,而且又非常省力。

当然每个人的根器不同,还是会要有小的调整的,一定要因应自己的根器来,不是说每一个人都一样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修上去的。因为每个人的天赋不同,他的习气不同,他在禅修之中,习气种子翻腾的时候,如果没有小参,只是普遍地讲,那个是很难修上去的。所以法师要住持,住持就是要能够给大家作小参的时候做指导的。

然后就是有一种是可以直接修观,那就是直接用四界差别观来达到近行定,不用进入安止定,近行定以后再来直接修观禅。这样一直能够观到宇宙万法,观到这个色身都只是名法和色法。只是名法和色法以后,进一步观察这个名法,这个肉身是怎么来的,就知道它生起的因缘。这个精神是怎么来的,然后也可以观到它的原因;进一步观整个万物都是名法、色法,然后还要观今生今世的名法和色法。

这个肉身和精神身都知道了,更进一步是我有没有过去生?我过去生是什么?我过去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有没有未来生,未来生是什么?它的原因是什么?它是怎么成就的等等。这样就能够对于三界因果都能通达,当然就彻底地破除了执著。这种执著不是理念上面思惟能够破除的,一定是要现见现证才可以。

所以我们现在虽然懂了很多佛法,但是那个都不是我们的,因为不是我们亲见的,不是我们亲自体证的。我们是从书上看的,我们是听佛说的,这样是没有力量的,是不能够超出生死轮回的,是不能够断我执的。所以一定一直强调说,不要陷入思考而是体验。然后你就能够真正地体验到,一切万法都是名法、色法,都是名法、色法快速的生灭。而这个名法、色法怎么来的?它背后的因缘都能够明白,那么缘起也就通达,就知道了一切万法都是无常、苦、空、无我的。

再来修,我们就讲到了修受念处,受念处——观受是苦。一切感受无非都是苦——乐受会坏,有坏苦;苦受本身就是苦,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

然后就是修心念处,观心无常。在所有的名法、色法之中,心的变化时最快的,它的执我的概念是最强的。所以要以智慧力,要起观智,以智慧力来觉照心的无常。透过止禅和观禅的修炼,了知的缘起性,心的无常性,放下对我的执著。

再来修法念处,观法无我。事实上一切念处,它里面都必须要修法念处。没有法念处,就难以成为解脱的法门。当然我们这个法念处一定要有……法念处事实上就是慧无漏学的修持。智慧也有大地,智慧的大地就是比如我们说五蕴,一切万法都可以归到五蕴,而五蕴又可以归结到名法和色法,就是物质法和精神法。这样的话,我们任何念处里面有了法念处,它就会成为解脱的法门,这是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要点,就是观察世间的十六种心。佛说:“诸比丘!要如何安住于心,随观心识呢?”安住于心,是在心念处修止禅。随观心识,是在心念处修止禅。凡夫的心可以归纳为八对,十六种心。这个十六种心,一定要知道它都是世间心。你看到那些什么心无上,心有上,一定要知道这个心无上,它是在世间无上,暖、顶、忍世第一法,它是在世间,没有到出世间。这个无上的心,就是世间无上的心,世第一法。因为对于无常,对于苦,对于无我这个本质的观照,它只是针对世间法而已,并不涉及到出世间法。

第一对就是贪欲心、无贪欲心。贪欲心,每一个法我们一定要知道用四个反方面去看它的自相:也就是它的特相,它的作用,它的现起,它的近因。比如说智慧,智慧现起的近因是什么?当然就是定了。任何一法都用这四个方面去观察它就对了。观察法的这个特相、作用、现起、近因。

贪欲心的特相就是把持所缘,它的作用就是粘著,让心粘着在所缘上,这一点古今圣人都是这样说的。你看老子也说,凡夫是出生入死,圣人是一直都在生生不已这样的觉照之中。凡夫为什么是出生入死?我们这个灵觉的生命,六根对六尘,它跑出去了。比方说我喜欢这朵花,然后我的心就粘著在这朵花上面了,我看不到其他东西了。这样你会沉在其中,就由智慧就降格为知识;它就由活的一直刹那刹那不断涌现的鲜活的智慧就降格为僵化的智慧的碎片,也就是知识。所以凡夫的心,他都是出生入死的。所以心中有种种的概念,有种种的执著,有种种的局限,有种种的约束。当然在经里面有八种心,以贪为根本而生起,称为八种欲界贪根心,这个是贪欲心。

然后无贪欲心,是指贪欲暂时不生起的心理状态,没有什么贪欲,对世间没有什么留恋。但是,这当然还是在世间心里面,这个无贪欲心还是在世间心里面。

我们的心像一个口袋,你装一点点事情就叫心眼;如果你多装一点就叫心计;你再装多一点就叫心机,很有心机;装得太多就叫做心事,心事重重。很多人现在都是这样的,整天都是心事重重,因为他心里面有太多的牵挂,有太多的贪欲。所以最好是什么都不装,那叫做心灵。放下,不要有那么多挂牵。

心念处,其实它的修法是就心来观察心,用心的觉性来观察当下的起心动念,观察当下的心理现象。事实上整个《大念处经》,它就是观察,如实地观察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那么不是思考,不是观想,而是体验当下的起心动念,持续不断地用觉性来观察,来觉知种种心理状态的生起和灭去。平时我们总是关注外在的事情,我们没有给自己的心留时间,所以我们要回过来向内。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他只关心——心,他没有关心外在的,他只是观察觉知种种心理状态的生起和灭去。这种观察,觉知、觉知心,是比那个前面的受念处,观受是苦要更为精细的。

所以禅修者修习观心无常的时候,不但是要能够以觉性来敏锐地将每个一个起心动念都观照透彻,更进一步要观照每一个心念,每一个起心动念背后的缘起。这样知道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无常,都是苦,都是无我的本质,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精神体的我,没有一个这样的凡夫执著的精神生命。

我们看五蕴,色、受、想、行、识,色蕴是指肉体,受想行识都是指精神体,而其中识蕴就是心王。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只承认六识,在我们北传大乘佛法里就讲八识心王,或者还会讲第九识庵摩罗识等等。虽然理论上面越来越精微,越来越深入,但是如果你修证没有到的话,你往往就只是变成一种知识而已,所以要很平实地在实修上面下功夫。那么这样你能够觉照到,能够现证到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精神生命的我,就能够放下对身心生命的执著,并且观照放下执著的过程。

所以佛说:“比丘心贪欲时,了知心贪欲,心无贪欲时,了知,心无贪欲。”面对不断现起的不同的心态,要能够以觉性和平等心客观地观察,觉照它们。你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你就只是觉照就好。心起了贪欲就觉知我起了贪欲,不要马上进一步想,啊,这个不好,要怎样,这样你的想蕴就跟着来了,不需要这样,修行不是这样的。你只需要觉知它,用平等心觉知它;就好像站在河边,观察河水不停地流逝一样;就像医生观察病人的痛疼一样,只是客观地观察,并不需要涉入进去,一旦涉入想蕴就跟着来了。事实上识蕴是心王,受蕴、想蕴、行蕴都是心所法。

或者就像伊斯兰教苏菲派,他们的圣人所说的,活在这个世间,但是不属于它。心里面生起贪欲的时候觉知心贪欲,比如说贪爱财、色、名、食、睡、五欲。或者有些人他不贪爱那些,但是他执著于禅修时候的快乐的体验等等,这些都是心贪欲。心无贪欲,比方说,慷慨、不自私、舍得等等,这些世间好的品质。

第二对是瞋心、无瞋心。瞋心的特相就是激怒,它的作用就是怒涨全身。无瞋心的特相是不反对,没有瞋恨心,很随顺,很柔和,不反对。作用就是调伏瞋害,所有的善心都没有瞋恨。所以世间的三善根就是:无贪、无瞋、无痴。出世间的善根就是精进。瞋心,比如说他的度量很狭小,怒气腾腾等等。无瞋心就比如说同情心,助人为乐的心等等。

第三对就是痴心、无痴心。愚痴心是由外了解,是指不正当的行为,那么它的背后一定是愚痴心;由内了解就是黑暗的心,内心没有光明。所有的不良的心,所有的不善的心都有愚痴,事实上贪婪里面,瞋恨里面都有愚痴。

烦恼其实有三类:第一类是最粗显的烦恼,很粗暴很粗显的烦恼。比方说十恶业,引起我们造十恶业,杀生、偷盗、邪淫等等,这个是很粗暴、很粗心显的烦恼。

第二类就是障碍的烦恼,就是它没有那么粗显,但是它障碍我们禅修,障碍我们修行,那就是五盖了——贪欲、瞋恨、昏眠、掉悔、疑惑这个是五盖,它会像一个盖子一样我们盖住,把我们心性的光明盖覆住了。

还有微细的烦恼,那就是愚痴。所以粗显的烦恼用戒无漏学来对治;障碍的烦恼,盖覆的烦恼用定无漏学来对治;微细的烦恼,就是愚痴,用慧无漏学来对治。愚痴心有两种,也就是与疑相应的愚痴和与掉举相应的愚痴心。有一些是与疑惑、怀疑相对应的愚痴心,还有一些是很散乱,与这个掉举相对应的愚痴心;与疑惑相对应的愚痴心,在凡夫众生谈感情的时候是最明显的,老是怀疑有第三者,老是怀疑有种种其他的外遇等等,因为心有执著的时候是很愚痴的时候。比如说有个男人,他的女朋友,野蛮女友就跟他约法四章,“不准对我耍酷,不准让我吃醋,吵架你要让步,挨揍你要挺住”,这个是与疑惑相应的愚痴心。愚痴是一切不善心的根本,贪里面也有愚痴,瞋恨里面也有愚痴。无痴心是明亮的心,是有智慧的心。在修止禅和观禅的过程之中,你的心越来越调柔,越来越细,而越微细的心越明亮。无痴心是明白事相,了解事理的心。但是当然这里面所讲的无痴心,还是在世间的,没有证得出世间的智慧。

第四对是收缩心、涣散心。收缩心就是昏沉的心,收缩起来的心,是有昏沉不敏感的心。打坐的时候有昏沉了,因为昏沉,所以他的心就收缩得越来越小。我们的心本来是能够觉知外境的,但是昏沉的时候我一点点都不能觉知,外在有什么我都不知道了。我一直收缩,越缩越小,越来越对外境不能够明察,心越来越不明亮,不明显。就好像乌龟把头缩进去,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清楚,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这种心理状态叫做收缩心。昏沉就是心缺乏精取,不努力,现起的心就是软弱无力的心、消沉,不适合做任何善法的心,这种心称为收缩心。涣散心就是掉举的心,很散乱的心,所有的不善事心都是散乱,都有掉举。所以昏沉心、掉举心,这是我们禅修时候容易出现的两大病,代表了我们的无明,无明干扰就是在这个地方体现。在昏沉的时候心就收缩起来,在掉举的时候心就散乱没有定,就不能够达到修禅时候的心一境性。五禅支里面最后一禅支就是一境性。佛开示说,我们禅修行者,比丘,心收缩的时候要了知心收缩,心散乱的时候了知心散乱。所以禅修者要就心来修心,心昏沉的时候当下知道心昏沉。事实上昏沉心、掉举心,这些也都是缘起法,是一个不断在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据可以把它对治、转化。

第五对就是广大心、不广大心。出世间的心当然是最广大的心,但是它不包括在这里。在心念处里面广大心是指色界,无色界的心。那么经由修行四禅八定,就能够开发出来的宽广的心。他知道的范围非常广大,他不单单是局限在欲界。那么色界心、无色界心离开五盖,具有定力,为什么?因为色界心一定要在初禅离生喜乐地定,离生喜乐地定,定生喜乐地定,离喜妙乐地定,舍念清静地定,这个四禅都是色界心、色界定。

离生喜乐地定就是初禅的时候,就已经把五盖都已经破掉了,因此才能够证得初禅。所以他们离开了五盖,具有定力,能够开发出深广的智慧,叫做广大心;能够降伏烦恼产生大果报,并具有广大的认知范围,所以称之为广大心。

不广大心是指欲界心,总是被欲界所牵系,不能修深禅定。有五盖的覆障,不能发展深度的智慧,这个是欲界心。

第六对是有上心、无上心。有上心是指欲界心,不要说出世间,还没有达到世间最高境界的心,还有比这个更高尚的心,所以叫做有上心。无上心表示已经达到了很高禅修的境界了,在世间没有境界可以超越它了,这样是称之为世间的无上心。

第七对是专注心、不专注心。专注心是指有近行定或者安止定的心。不专注心是指心没有进入定的状态,心识漂浮的、浮躁不安的,叫不专注心。

第八对是解脱心、未解脱心。解脱心是指透过如理作意,如理地思维,闻法以后他知道哪些是不如理的思维,所以他能够保持如理思维,透过如理作意暂时解脱烦恼的心。依观禅暂时解脱烦恼的心,或者是在修止禅,在安止定中降伏烦恼,烦恼不能起而暂时解脱的心。未解脱心是指没有上述两种,暂时解脱的其他的心。在世间道之中其实是不能够断烦恼,得到解脱的,这种解脱心也只是暂时的解脱,只有出世间道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解脱。

从七清静,十六观智来说,大家如果要真正明了七清静和十六观智,就一定要把《清静道论》好好地闻思。《清静道论》二十三品、二十三章,踏实地我们讲到哪里你就看到哪里,提前看到哪里再来听的时候就容易通达。他按照戒定慧三无漏圣学,把南传的所有的实修法,所有理论的要义都容括在其中了。从十六阶智来说,从最初的名色别智,一直到第十一行舍智,都必须要一直是以身心为修行的所缘。然后一直到第十二随智以后才舍弃掉,转过来就以涅槃为所缘,以趋向涅槃作为道心和果心的所缘,就进入了出世间道了。所以怎样来进入出世间道,所以他修行一定要有个所缘。

《大念处经》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她,在大学堂里面首先奠定基础,就选定《大念处经》,没有叫大家来修怎么来观你面前有一尊佛像,怎样来教大家观金刚萨埵,或者怎样来参祖师禅,因为那些其实你都进不去。你要怎么修?真正要想今生解脱的话,这个是绕不过去的。她的好处就是就在当下的身心来起修,不需要到外面找一个东西怎么来观想。你就在当下的身心,我们前面讲了是不是?你从最初开始,你就是要观察当下的身心,它的真实相,一直从最粗的真实相,就是这个色身的真实相。然后渐渐地往细感受的真实相,心的真实相,法的真实相。那么一切都是可以归结为名法和色法,没有一个我,有造业但是没有造业者,有受果报但是没有一个受果报者。

一切都不过是名法和色法的聚集和消散,而名法和色法的聚集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有一个天神在主宰的,它是缘起的力量,这个中间有因有果的关系。这样的时候当然你就了无疑惑了,这样就能够证入圣道。所以一定要知道,我们从最初的名色分别智一直修,十六阶智里面一直修到第十一行舍智,这个中间都必须要依止,就是以我们当下的身和心来作为所缘。那么到第十二随顺智以上,才转入到要以涅槃、以趋向涅槃作为所缘,那个就是成为了道心和果心的所缘,就进入出世道了,这样的修行道路你就会很清晰,你就会非常明了。这是我们讲如来教导我们修观心无常,要修观察我们的心,凡夫的心当然非常复杂。所以观心无常是比前面的法要难修的,但是你可以把它总括起来,如来把它总括归纳为八对,十六种心。

第三个要点,就是一切唯心造。寂天菩萨有说过,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如果你不知道,不能够透彻地了解心的本质,你哪怕做很多善行,你还是在人天善道之中漂泊,无义终漂泊,所以一定要知道这个心的奥秘。在原始佛教时期,最直截明了的,就是以心的觉性来觉照当下的心理状态,对当下的种种的心境,清楚地了知,念念分明。真实、勇敢、客观地来觉照,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就像在镜子里面来观察自己的面孔一样。不必要去批评,不必要去分别是非善恶,只是单纯地、客观地观察、觉知心态的每一个起心动念。

首先你要跟得上,你的觉性要跟得上,你的起心动念很快,那你能跟得上你的起心动念吗?很多时候一刹那的那个起心动念,你根本上跟不上的。你的觉性,你的心的觉性跟不上你起心动念的步伐,所以你需要训练你的禅定力。当你的定力很深的时候,那么哪怕微细的起心动念,你都能够即时觉察,而不是把眼睛一闭,然后进入到一种恍恍惚惚的境界,就以为我入定了,这个吹牛。所以修行是有证量标准,你要一步一步地这样去实修,然后由止禅入观禅,一直要能够现观缘起法。这样的时候当然你就能够,每一个起心动念你都能够知道,这个起心动念中间的心路过程。比方说意门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在这个中间它所生起的种种法。眼门心路过程,你要观察眼根对色尘这一刹那,它就会有七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很多的名法。那么你要一一都能够辨识清楚,能够辨识清楚,你才是真正地在觉照你的心,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面。很多人没有闻思过《大念处经》,你以为,哦,我要观心,这个不是很简单嘛,我起了贪欲心,我知道我起了贪欲心,这样说起来是很简单。但是这个背后的功夫是很细的,你眼根对色尘,这七个阶段的心路过程,所有的名法你要一一辩识清楚,这个没有深定力是做不到的。

所以不要心外求法,要在当下的身心里面去觉知,去辨识。当你对当下的身心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能够辨识清楚它的心路过程以后,这个还不够,你要知道背后的原因,背后的缘起,它的因果关系。这样你才能够真正地破掉执着,真正地证得圣道,真正地生起观智——修观的智慧。这样子的时候你就真正地不是口头上,而是从内心深处真正地体悟了,体验了生灭无常、苦无我,体悟到心是一连串的心识,在不断瞬间生灭变化的过程而已,没有实体的存在。

凡夫就是因为不能觉知自己心理状态的运作过程,才会不断地烦恼痛苦。因为愚痴,所以整天都在胡思乱想之中。意是胡思乱想,语是胡言乱语,身是胡作非为,那么都姓“胡”。这样子的时候我们需要修四念处,不要让自己整天都陷入到那种妄念纷飞,迷迷糊糊,看不清自己的念头的状态,看不清自己生命的意义。而要想从烦恼痛苦之中解脱,就要看清自己的心,“如实知自心”,不被各种妄念拉着跑,只有你不被各种妄念拉着跑,你才是真正地活在当下。什么人能够活在当下?能够见名法、见色法、见究竟名法、究竟色法的人,才是真正活在当下。有我相、我执的人,只是口头禅说活在当下,但是他并不知道到底是应该怎么做。所以要从当下的身心作为修行的所缘,要运用觉性看清心中的念头,不被各种妄念拉着跑,运用觉性来时时刻刻跟上起心动念的步伐,而且能够把每一个起心动念背后的缘起都看清楚。当觉性强大的时候,心的洞察力就增长了,心中就拥有了智慧的光明。这种简洁明了的方法,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习的。

所以我们就知道,原来原始佛教时期那么多人跟随佛陀,根器好的人一座法听下来,就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根器低劣的人两三个月、两三年也都能够证得圣果。我们为什么学佛可能八年、十年,更长时间,还是在流转,为什么?因为我们好高骛远,没有在佛陀住世时候的那种很亲切的,很简洁明了的法流中用功,看不起,认为说,啊,那个是小乘法。其实我们根本上连这个都做不到啊!所以我们要能够通过《大念处经》,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佛法,体验到当年佛陀就是如此地来引导弟子,就在当生证圣果,这样的法流,我们当然应该觉得非常地法喜充满,然后精进地来实修。

如是,他安住于心,随观内心;或安住于心,随观外心;或安住于心,随观内、外心。他安住于心,随观生法;或安住于心,随观灭法;或安住于心,随观生、灭法。或他建立起『唯有心』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着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

比丘如是安住于心,随观心识。

这段经文也是进一步讲观禅的修法了,也可以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就是讲心念处,进一步观禅的修法,观心无常。

佛开示说:“他安住于心 随观内心。”禅修者要安住持续地,就自己内在的心理状态来思维观察,不要让心的野牛、野马跑掉了。只是在当下的身心里面用功夫,随观内心,持续地来观察自己内心的心理状态。不管它是起贪欲、起瞋恨、起愚痴、心收缩、心散乱等等,都不去给它贴标签,只是如实地观察。

或安住于心,随观外心。不断持续地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互相接触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做观察。那就是我们所讲的眼根心路过程,耳根心路过程,鼻根心路过程,这六根心路过程都要能够辨识清楚。然后意门心路过程,这就是观外心。那么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产生的心理状态,要能够对一一名法都要辨识清楚。

或安住于心,随观内外心,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心路过程做观察。那么禅修者觉知到各种心的现象,不断地生起灭去,不断地生灭变化,就能够真正地辨识名法、色法,证得名色分别智。实际上这里面有色、色受智、名色受智、名色摄受智和名色分别智,在修的时候要这样把它分开来,一个一个修,然后这样观智就现起来,证得名色分别智以后就达到了见清静了。

更进一步要以十二因缘观,来观三世的前因后果,就证得缘摄受智,就达到了度疑清静了。有了见清静,度疑清静,才能够以智慧来观察三世因果关系,其中名法、色法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本质。然后就证得思惟智、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然后就到了第三思惟智,就证得了第四弱的生灭随观智。生灭随观智,有了第三思惟智和弱的生灭随观智以后,就达到了道非道智见清静,这样更进一步往上修,一直证得阿罗汉的圣果。

心念处是特别强调观心无常,以破除执著心为我的妄见。有些人说,智慧低劣的人执著于这个肉身是我,有些人智慧高一点点他知道肉身不是我,然后他会执著于这个什么,能够思考的,能够思惟是这个精神体是我。你看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很多人把这个看做是真理,但是其实还不是。我思故我在,这个“我思”还是精神体,那么认为这个是我,是把精神体,把这个能思考的当做是我。这样其实还是属于外道见,还没有真正的智慧。那么,我们以观心无常,来破除执著于心为我的妄见。

接下来佛说:“或他建立起唯有心的正念。”禅修者当下纯粹直接地体悟到,唯有各种心念的生灭变化并且现观缘起,现观每一个心念的三世因果,这是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于是禅修者不再贪著身心世间的一切事物,心无染著,心得解脱。佛开示说:“比丘如是安住于心,随观心识。”比丘要这样来依心念处修行,依心念处安住于心修止禅;依心念处随观心识修观禅。

第二个要点,就是怎样才能成就清净心?我们一直强调说,我们修行要能够成就明白心和清净心。修行无非是两个根本规律,一个就是法性上的无我律;第二就是法相的因果律。法性上面证得体证无我律,就是一定要能够成就明白心,就是开悟的心,明心见性的心;法相上面要能够成就因果律,就是要成就清净心。怎么样才能够清净心?《瑜伽师地论》上面弥勒菩萨就说过,要做到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清净心,像《金刚经》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心清净的时候诸法实相就现前,就是明心见性了。一定要具足三个条件。

其实一个真心要求解脱的人,一定要能够懂得《大念处经》和《六祖坛经》,从经上来说一定要学通透。那么你懂得了《大念处经》,南传的所有法要你都掌握了;你真正学会了《六祖坛经》,所有的祖师禅的修法你都通达了。

从论典来说有四部重要的论著也是要学修的,其中两部是印度的,也就是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一百卷。《大智度论》一百卷,她是鸠摩罗什法师根据秦人好简,中国人喜欢简略,他大概只翻译过来三分之二,但是我们看到就有一百卷这么浩瀚了,这是解释《大般若经》。然后就是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一百卷,这两部都是实修的要点。还有两部就是中国的祖师的,一部就是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还一部就是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一百卷。这四部论才是真正实修窍诀的汇集、总集,是真正的佛法概论,成佛地图。

现在的人写的那些佛法概论,根本上都是渣滓,就是甘蔗嚼过以后的渣滓把它凑起来。真正要学、要想真正求解脱的话,这两部经、四部论是要能够通达的。我们当然也会在后续的课程之中,不一定是在这两年多的班里面,后续的会一步一步地把这些完整透切地能够一起来用传实修窍诀的方式来做引导。不然的话我们理路上面都不通达,你以为腿一盘,眼一闭,迷迷糊糊就成佛了?春秋大梦。

这部《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就说过,“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三种,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圆满;三、三摩地自在”。如果你有古文基础,这就很好懂。但是很多人缺乏古文基础,他看也只是看了。“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知道说什么吗?一切种就是起心动念,一切起心动念。怎样能够行于世间一切起心动念,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清净心,都是清净念呢?“当知略有三种”。必须要有三个条件,怎样让我们在世间,行走于世间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念头,都能够在清净之中呢?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得定。定慧等持的三摩地,没有得定以前你说你成就了清净心,要么就是愚痴,要么就是狂妄、吹牛的。第二个条件就是三摩地圆满。要能够定慧等持,由止禅再修观禅,观禅是以止禅为基础的;而止禅是以安般念或者说四界差别观作为下手之处的。第三个条件就是三摩地自在。你要能够自在地进入出世间定,就能够进入出世间定;要能够入世间四禅八定,就能够入四禅八定、入世间定。任何境界之中都能够三摩地自在。一般来说会有五种自在。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