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金刚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7-5-16 18:55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本节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就是本经虽然短,只有五千多个字,但是她的架构跟《华严经》是一样的。《华严经》可以分为信、解、行、证四分,本经同样可以分为信、解、行、证四部分。

前十二分已经点出了,持戒修福者能够对般若法生信心,那是信。解分是从第九分到第十六分都是讲悟解般若,包括第十四分说:“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深解义趣,即深解般若法空性智慧的义趣,才能断我们的实执,破我们的无明。我们为什么会起烦恼呢?为什么会招感种种痛苦呢?是因为我们对万法都执著于它实有,这种无明实执要用空性智慧来对治。

第二个重点就是前面已经屡次用校量功德来显示《金刚经》福德殊胜,乃至于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福德,都超过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供养所感得的福德。以那样多的珍宝来供养布施三宝,这个福德还比不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福德。

并且又进一步说本经所在之处,即如同佛的塔庙,佛与一切贤圣都同在其处。既然本经如此殊胜,那我们怎么可以连本经的名字都不知道呢?所以须菩提就来向佛陀请问:“当何名此经?”就是本经叫什么名字呢?“我等云何奉持?”我们如何来受持,来奉行呢?

我们要知道,一经的名字就能够含摄全经的大意,显示全经的精要。对于有智慧、悟性高的人来说,他仅仅听到这部经的名字就能够悟佛陀的密意。因此,后世也有一些是专称经名来作为修行法门的。比方说,有人专念“南无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塔梭哈。”就以这来作为修行法门,当然这也是非常殊胜的。

还有年初圆寂的台湾法鼓山的圣严法师,他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时候也谈到日本的日莲宗。他们也是专念经名的,一边击鼓一边大声地唱“南无妙法莲华经”这个经名,很有震撼力,能够收摄身心,也是念诵经名作为修行法门。所以,须菩提专门来请问经名。

第三个重点,一般的情况下,其他经典差不多是佛陀讲圆满了,到最后才来问经名的,而本经为什么在中间的第十三分就来说《金刚经》的经名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因为须菩提观察到众生的根器不同。有些人是即解即行,解时即是行时;有些人虽然解般若法,但是不能行持,或者虽然行持而不能相应。所以须菩提就要接着问:“我等云何奉持?”

第二个在中间来请问经名和请问云何奉持,其实也是请问有没有一个总持之法,能够把前面所讲的那些种种修行法门、种种般若法门都归纳起来。本经的前半部分是讲离相,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乃至于离法相、离非法相;后半部分就是离一切见。所以请问经名,就能使我们由博而返约,依经名而来忆念全经的心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这一节也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就是佛陀对须菩提尊者说,这部经能够破一切如金刚的戏论妄执,而安住于法尔如是、本然清净的金刚妙慧之中,所以本经的名字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要以此经名而摄持经义,如法受持。

对于《金刚经》的注解,有八百多家不同的解说,但是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系的不同:一系是法相唯识宗的观点,另一系就是中观宗的观点。玄奘法师这一系就从法相唯识的角度来讲解《金刚经》,他们说:般若是能断的智慧,金刚如所断的烦恼。烦恼的微细分,一直到成佛才能够断净,才能够断除清净,所以是深细难断的,如金刚的难于破坏一样,所以玄奘法师把本经翻译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另一系就是鸠摩罗什三藏法师,这一系从中观宗的角度来讲说:把金刚比喻为般若,般若能够破坏一切戏论妄执,而不被妄执所破坏。般若的坚、明、利,如金刚一样坚固、明亮、锋利。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之中,单单说般若就讲了二十二年,这二十二年可以分为十六会,《金刚经》是属于其中第九会。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是专讲第二会般若的。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金刚是专指那种金刚宝,不是指金刚石。我们世间说的金刚石就是那个钻石。虽然金刚石(钻石)硬度很高,一般的任何东西都不能破坏它,而它却能够破坏其它东西,但是也有方法能够破坏这个钻石。《大智度论》中说,如果把那个钻石放在乌龟的壳上,用羚羊角来敲它,就能够把这个钻石敲碎,就能够破坏它。由此可见,金刚是指金刚宝。

我主要是从中观这个角度来讲说《金刚经》。

第二个重点就是进一步来阐释般若,般若是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在此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归纳般若。从前,须菩提在般若法会上曾经提出四个问题:何者般若?何名般若?般若何用?般若属谁?那么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何者般若?即般若有哪些种类。第二个何名般若,就是为什么称为般若。第三个就是般若有什么作用。第四个就是哪一些贤圣能够证得般若。

般若的种类,当然可以分为两种:共般若与不共般若。人无我慧,这是大小乘共需要共证的,称为共般若。汉传的说法,小乘会我空法有,即执著于还有所修的法。所以在大乘来说,法无我的空性慧是属于不共般若。

当然,般若也可以分为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诸法实相,也就是指现觉现证的、能所不二的实相。观照般若是指以空观智慧来与实相相应。《大智度论》上说:“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因名般若,果名萨婆若。”可见,空观、般若、无上菩提,这三者的关系是由浅至深、假名安立的。最初是抉择我法无自性,人无我、法无我,这个名之为空观。这时,空慧还没有成就,真正能够彻悟诸法实相的时候,就转名为般若。所以说未成就名空观,空慧成就的时候就名为般若。般若到了究竟圆满的时候,就名为无上菩提,那就是成就佛果位的一切种智。

文字般若是指佛所说的一切言教。事实上一切的动静语默,乃至于扬眉瞬目等等能够让众生悟入,这都可以归纳到广义的文字般若这个范畴,主要是安立二谛,抉择空有。

般若的分量又可以分为五种,除了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之外,还可以加上境界般若和眷属般若。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称为般若呢?般若究竟是指什么呢?是指般若观慧是因,也就是空观的智慧来与实相相应,这是因;而证悟诸法实相是非果之果。佛陀以种种的言说、文字来开示现觉现证、能所不二的实相。

第三个问题是般若有什么作用呢?从实相般若的角度来说,一切诸法都是缘起无自性空的。所以说实相般若是万法的本源,是迷悟的关键。观照般若的作用是使我们能证真实,以了生脱死,导万行以入智慧海。菩萨行综合包括了大智行和大悲行。菩萨以空慧得解脱,这是般若道,是大智行。同时又以大悲为本,以无所得为大方便来策励六度万行,悟后起修来广度众生,以此万行的因花来庄严无上的佛果。

其实所有的佛法可以归纳为般若道和方便道。般若道侧重于自利,侧重于破除凡夫的无明实执,从无明系统转到明觉系统中来,明心见性。证得明心菩提以后,以种种的方便来度众生,这个称之为菩萨行,也称之为方便行。可见,般若道与方便道的关系,其相同的部分是般若和方便,都是大智慧。

《大智度论》之中打了一个比方说:般若犹如黄金,方便是犹如炼熟的黄金,能够打造种种的器物,做种种的器皿。般若是侧重于法空的体证,方便是侧重于救济众生的大悲行。所以《大智度论》之中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可见,般若与方便是不一不异。其实也可以说,本经前十六分是属于般若道,后面的十七开始是属于方便道。

能够听闻般若法门的人,能够迅速地证得无上菩提。所以般若的妙用是让我们断一切迷惑颠倒,迅速地证得无上菩提,从生死轮回的大梦之中觉醒过来。就好像一条鱼虽然还在水中,但是已经被鱼钩钩住一样,很快会被拉到岸边来。同样的,我们遇到了金刚般若法门,那么我们在轮回之中就不会再流转很长时间,好像那条马上被拉到岸边的鱼一样,我们也马上能够登涅的彼岸。

释迦牟尼佛曾经讲过一个他自己因地的公案来说明般若法的殊胜。

无量劫以前,有一位比丘在森林里面清修,每一天都是一心读诵《般若波罗蜜经》。他那朗朗清脆的诵经声在山谷里回响,就好像潺潺的流水一样。有一位七岁的牧童在山中放牛,每天都能听到读般若经的声音,心里生起无量的欢喜。有一天黄昏,这个牧童实在是太欢喜了,就循着诵经的声音一路找来,到了比丘的茅棚就走进去说:“法师,请问您读的是什么呀?这么美妙动听。”

比丘就说:“小朋友,进来说话吧。我读的是《般若波罗蜜经》,你年纪太小了,长大以后就能够学习了解。”

牧童马上就说:“用不着长大以后,我现在就懂了。”

两个人就交谈了一会,比丘心里也非常欢喜这位聪慧过人的牧童。

看看天将要黑了,这个牧童就起身告辞。但是一出门却发现牛不见了,他就很害怕,怕回家以后被父母亲打骂,只有硬着头皮到山里去找牛。天越来越黑了,当然他就有一点害怕了,他不禁边走边大声地喊:“牛啊,牛啊,你在哪里啊?”

忽然,在前面的山林之中传来一阵响动的声音。这个牧童以为是他要找的牛,就迎上前去。但是到近边才发现是一只猛虎向他扑过来,掉头就跑已经来不及了,一幕惨不忍睹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牧童被老虎吃得骨头都不剩了。

这个牧童死了以后就转生到一位贵族长者的家里。这位长者富贵、名望都具足,但是美中不足就是无儿无女,所以到中年的时候,妻子能够怀孕,他就觉得很高兴。但他也有一个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他的妻子自从怀孕以后,她嘴巴里总在哼哼唧唧,不晓得在唱什么,好像做梦一样不停地念叨着什么。长者就疑惑了,心想:这个有点奇怪,到底是不是妖孽来投胎作怪?怎么我妻子一怀孕就天天在这里念叨?他就让仆人请最著名的一位相师来占卜一下。相师占卜了半天,还是不晓得到底这个胎儿的来历是什么,卜算不出来。最后他就吞吞吐吐说:“以我的本领,实在是占卜不出这个胎儿的来历,但是可以肯定,他不是鬼怪来投胎,不是妖孽来作祟。”这位长者仍然解不开,不晓得他妻子为什么天天哼哼唧唧,在念叨在唱。

有一天,在森林里诵经的比丘,刚好托钵经过这个长者的家。他听到长者的妻子在念叨,就非常欢喜,说:“哎,奇怪了,这位长者的妻子念叨的正是我天天都在读的《般若波罗蜜经》。”他就很赞叹,马上把这个发现跟长者说,长者听了当然就大喜过望。

等到这个婴儿出生的时候,他就自动地从产床走到地上来,双手合十,跪在地上就念《般若波罗蜜经》。长者就请了那位比丘,还有很多的高僧大德到家里来应供。那些法师们听到这个小孩子朗朗清脆念《般若波罗蜜经》,都赞叹不已,觉得这个婴儿确实宿世的善根深厚。等到这个小孩子长到七岁时,已经完全地通达了《般若波罗蜜经》,并且能够为大众演说,他引导了八万四千人发菩提心,度化了五百位弟子都能够弘化一方。

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阿难尊者说:“你要知道,当年的那个牧童就是我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当时在森林里面诵经的比丘就是迦叶佛的前身。”即使是一个牧童听到《般若经》都能够成就如是殊胜的功德。

第四个问题就是哪些贤圣能够证得般若?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里有归纳说:“具为声闻菩萨佛,四圣众母我敬礼。”也就是说,般若法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都需要的,是四圣众出生的母亲。就好像小孩子由母亲所生一样,所有圣者成就的根本因就是般若佛母。所以佛、菩萨、缘觉、声闻,都是依般若空性而生。“证真实以脱生死”,这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般若所共的;“导万行以入智海”,是菩萨般若的不共妙用。

第三个重点就是经典中佛说:“以是名字,汝当奉持。”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受持呢?这一分接下来的经文就是讲化法离言,化处非实,化主非相。使我们能够知道唯有从如幻毕竟空之中才能够如实悟解受持离言的般若法,更进一步知道说法处与说法主从胜义谛来说也是非实,也是不可以执著。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这一节是讲化法离言,有四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总说万法皆空,是诸法空相。“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空法相。般若波罗蜜是讲空性智慧的,但是你连般若法的法相也不可以执著,所以要空此法相。接下来后面的经文还说:“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这是以依报的空寂来显金刚智体。“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这是以正报的空寂来显金刚智体。金刚智体既然能够显现,它的妙用就能够生,当然就福德无量。这一分的大意主要就是讲这些,全在其中了。就是空此法相,依报空寂、正报空寂。

第二个重点,般若即非般若是无法相。如果心里有一个般若波罗蜜的名字相,就是取著于法相,就不是真正的奉持般若波罗蜜。佛陀说般若法,是如其自内证的妙理而说的,令众生离相修持,而后可以见性,所以说般若即非般若。江味农居士的讲义里面就有讲到:“是名般若波罗蜜”这个是后人加进去的。经文的义趣是遣相以明性,所以应该是“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佛陀虽然说般若空性法,但是连这个般若法的法相都不可以执著,不可以着这个法相。

阿底峡尊者曾经感叹说:“光是戒律清净和行为如法也不能成佛。要想成佛就一定要有摧毁一切实执的空性见解,就要修持般若波罗蜜多,并且同时对这个般若法的法相也不可以执著。”

第三个重点就是无说相。佛陀进一步启发说:“须菩提,你的看法怎样呢?前面已经讲了不应住般若波罗蜜的法相,而此般若波罗蜜是佛所说的,说这些般若法的时候,难道没有法相吗?如果没有法相的话,那佛又怎么说法呢?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说:“不但没有所说之法,而且如来无所说。”

因为佛法是由佛陀平等如如的大智慧海之中自在流出来的,从大圆觉海中自在流出来的,不同于凡夫,写一篇文章要如何来布局谋篇,怎样来构思?不需要。佛陀直接从大圆觉智慧海之中称性流露出法要心髓,并没有起心动念,所以虽然是终日说法,炽然说、尘说、刹说、横说、竖说,但是实无言说之相。因为他没有起心动念说我要说法,没有这么一个言说之相。没有说相,哪里有所说的法相呢?所以,须菩提回答:“如来无所说。”

在《金刚经》里,凡属是说如来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侧重于说本体性德;说佛的地方,基本上是彰显性德修德。所以,如来无所说就是从胜义谛来说,虽终日说法,而实无所说。佛陀与须菩提这一番问答,就能够破除众生的疑惑,使众生能够深解般若的空性义理,并且令奉持者能够体会性体。不但是没有名字相,并且无言说相,无心缘相,如来炽然说而无说相。因此,奉持金刚般若法的人,要炽然修持而无修行的法相。凡夫听佛说法,听到什么就执著什么,往往容易执著于法相、名字相、言说相,这一番问答就能够破除、对治这些执著。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之中说:“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乃至惟是一心,故名真如。”真如即是性体,就是实相般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三句归到一句就是离心缘相这一句。缘就是攀缘,心缘相,心缘就是起心动念。心念若动就有所攀缘,就落入到名字相。并且来说,言为心声,凡夫心里面先有想法,再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心念一动又落于言说之相。因此六祖惠能大师说:“无念为宗。”就是离心缘相。离心缘相就是无一切相,就毕竟平等,惟是一心,所以名之为真如,名之为一真法界。

《大乘起信论》上说:“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如果有起心动念念一切法,这是生灭法。心有生灭,就不能够悟入诸法实相,即实相般若和真实智慧就难以悟入。

第四个重点,就是般若讲空性智慧。“空”有两重义趣:第一就是性体本空,第二就是空其妄念。

第一个性体本空。经中说:“般若即非般若,如来无所说。”这是说性体本空,无有定法可说,能够从源头上来破除众生的无明实执。因为一切都是缘起性空,无自性、毕竟空的,所以无有定法可说,就能够从源头上切断众生的实执。第二个是空其妄念。经中说:“离名字相、离言说相。”这是空其妄念,破除凡夫的攀缘心,就能够截断妄念之流。

《太虚大师自述悟道因缘》上记载了太虚大师说自己是怎么开悟的。虚大师刚刚出家时的动机不太正,完全是为了获得神通。是学了《妙法莲华经》以后,才知道外道与内道的差别,所以就发心闭关来阅读《大藏经》。如果我们有人要发心读《大藏经》,有一个《阅藏知津》可以看。这部书是明朝的一位大德用了二十多年把《大藏经》读完,给每一部经都作了一个纲要,让阅读的人能够得到一个指导。

虚大师开始阅藏的时候也不懂得方法,他只是把憨山大师、紫柏尊者的全集都拿出来翻看,并没有一个次第。有一位老和尚也住在藏经楼,就告诉他说:“你这样东翻西看不是阅藏的方法,阅藏要从头到尾依次看。”所以太虚大师就依照顺序从《大般若经》第一行开始,一字一句地来读。当他读到“一切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过于涅者,亦不可得。”这时,身心就完全处于般若空性的境界之中,整个人身心世界都空掉了。并且二三十天始终都不离这样的境界,包括走路、吃饭等等都还是在那个般若空性慧的境界之中。从此以后,虚大师就远离世间的执著,后来成为一代高僧,能够广利众生。这个“一切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过于涅者,亦不可得。”就出自于《大般若经》之中,也经常被大德们引用。

以上是讲化法。我们对于般若法的法相都不可以执著。化法离言,即要离名字相、言说相、心缘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这一段是说化处非实,也有四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受持金刚般若法门,要不著境界相。所以我们学经,要能够理得清经里整个的脉络。不然的话,你读《金刚经》就觉得好像前后都没有什么联贯,事实上她里面会有一个完整的修证次第。世亲菩萨也说过:“法门句义及次第,世间不解离明慧。”可见《金刚经》的文义次第很艰深。

这是接着前面的经文。著相的人听闻到“如来无所说”会起一个疑问:“如果无所说,那么如来怎么来教化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呢?你前面说化法离言,当然,语言本来没有那些青白赤黄之相。你要说化法离言,或者还可以勉强说得过去,也可以说是如来无所说。但是,如来教化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世界之大,森罗万象,种种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其相宛然,难道你能够也说世界无世界吗?”佛陀为了解答这个疑惑,就启发说:“须菩提啊,你是怎么想的呢?”佛陀叫着这位请法者的名字,也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个讲的是重点。“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尘,是不是非常多呢?”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微尘非常多。”

我们知道,世界是由众多微尘聚合而现的三千大千的幻相。所以须菩提的回答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三千大千世界,森罗万象,无非是众多微尘的聚集。

第二个要点就是讲诸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无论是微尘还是世界,都是众生的迷乱显现,都是由体而显的相。所以相是本体所起的用,不可以断灭;虽然是不断灭,但是相不是体,也不可以执著;所以说不著相、不坏相,是修般若法的纲要,是修般若法的窍诀。

不可著相,著相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有取舍,有取舍就有生死轮回;同时也不可以坏相,你要坏相就堕到非法相里面去了,就堕到顽空里面去了,就是断灭相。体是不变,相是常变动;体是本,相是末,所以不应该舍本而逐末,不可以迷相而忘体。因此不可以著相。因为不可以著相,所以说微尘非微尘。微尘,不可以著这个微尘相,所以说非微尘。世界,不可以著这个世界相,所以说非世界。也就是说在显用的时候不要被幻相所束缚,要由相而见性,由用而证体。证体以后一定能够起妙用,所以说不可以坏相,因此说是名微尘、是名世界。不可以著相,所以说非微尘、非世界;不可以坏相,所以说是名微尘、是名世界。

世间的人往往是著相的,著相所以智慧就显不起来。贪著于金钱的人,他的心里面就只有金钱。你执著于任何一样东西,无论是金钱、财产、情感,最终有一天这样东西会让你痛苦,因为你著相,没有智慧。学佛的人在内心要破执著,所以说是非微尘、非世界;在行动上要精进,所以说是名微尘、是名世界。

破执著可以开智慧,精进可以积福德,它们其实都是相通的。如《华严经・净行品》上说: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本经如果跟《华严经》合参的话,善用其心就是在内心破执著,善待一切就是在实践中精进于善法。可见,佛法都是教导众生悲智双运,福慧双修,内圣外雄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如来说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说非就是不可著相,不可以著微尘相,不可以著世界相。说是名就是不可以坏相,内心破执著,行动上精进于善法。

第三个要点是说小乘的析空观和大乘的体空观。《首楞严经》上说:“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俱舍论》上说得更加详细:“一切万物,无非是微尘聚合而妄现。”如果进一步细分,可以把微尘细分为金尘、水尘、兔毛尘,更进一步细分就是极微尘。到了细分析为极微尘的时候,这就不是凡夫的肉眼所看得到的,要天眼才能够观察。如果以慧眼来观察的话,这个极微尘还可以再分细,分为邻虚尘,那就邻近于虚空了。以此来破无明实执,这是小乘的析空观。

小乘看这个花,会进一步细分它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电子、中子、质子组成的,更进一步细分是由夸克组成的。一直一直分下去,所以说它是空的,这是析空观。大乘不会在相上来分析,而是从体上来观察。不管你是大的相、小的相,一切相都是缘生幻有的,当下即空。所以依性体本空而观,名之为体空观。

唯识宗认为世间的微尘是心识变现的,是由内心的色法种子变现这些色法。你看阿赖耶识,那首偈颂说:“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翁。”这是唯识的观点。中观宗的观点更加透彻,认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缘生诸法。虽然有显现为色法的种种粗细、大小等等的形态,但是,其实都是无常无我,而自性空寂的,无自性空。如果执著于有一个不可以分析,不可以变异,不待他缘的极微,那其实是根本不可得的,因为什么?因为性空。但是自性虽然不可得,同时又是缘起法宛然。组成世界的微尘,尚且没有丝毫的自性可得,那么依微尘而集聚成的世界,当然也不可能实有自性了,所以,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而幻化的世界宛然存在,所以说是名世界。

第四个要点我们其实可以运用现在的物理学来印证。科学越昌明,佛法越兴盛。为什么?因为我们更加对佛陀佩服得五体投地。佛陀以他的证悟、所说的内容跟现在的科学所证实的是一样的,甚至于有一些是现在的科学还不能够透彻地证明的。比如说,当代理论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弦论,就能够证明缘起性空。

二零零九年八月十八日,一堂比较有影响力的讲演。《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这两部书的作者霍金在北京的国际会议中心作了一堂讲演,题目为《宇宙的起源》,主要讲的就是当代理论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弦论。霍金很了不起,他是个瘫痪的人,只有通过电脑才能够与人家交流,没办法说。但是他很有智慧,把弦论研究得非常深入。

我们知道,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是讲物质实有的,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公式,就认为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可以破除物质实有的这个观念。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以后,更进一步科学家又发现了核裂变和链式反应。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把小小的、一点点的质量通过裂变把它转化为能量,就会变成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知道原子弹的人,当然都相信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既然物质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那么,能量并非是实体,所以物质也就不能够再被看作是实体。我们依此就可以证明物质不可以再被看作是实体。可见,执著于万法实有的观念已经被相对论证明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读净土的经典中有说:“想衣衣来,想食食至。”为什么呢?原因其实也是如此,因为物质是闭锁了的能量,能量是释放了的物质,所以我们“想衣衣来,想食食至。食已化去”,为什么能如此呢?因为心念也是一种能量,心能一发出,能量转化为物质,所以“想衣衣来,想食食至”。那食已化去,也就是这个物质又变成能量。这样,我们对于净土依报正报的庄严更加深信不疑。

与此同时,科学家对于物质结构的认识也迅速地深入发展。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经典物理学家们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基本单位。但是,到了1932年的时候,科学家们经过研究,且在实验之中已证实:原子还可以再分,它是由电子、中微子和质子组成的。再到1964年时,美国有一位物理学家叫做马雷・盖尔曼,他就提出:电子、中微子和质子还可以再细分,它们并不是最基本的颗粒,它们还可以分为更细更微小的夸克,但是这个夸克是刹那刹那生灭。当然,试验之中科学家用了二十年还是没有办法真正通过实验来确认它。

二十世纪的后期,理论物理学提出一个弦论,又使我们对物质的看法更进了一步。弦论认为,电子、光子、中微子,包括夸克,这些看起来是像基本粒子,但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宇宙弦上的不同的振动模式,刹那刹那在生灭。如果我们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么基本粒子就好像是水中的泡沫一样,它们不断地产生,也不断地消失。所以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并没有实有不变的存在,其实它就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有一些人还是没有明白,执著于万物实有,就会说:不管你说的这个宇宙弦多么小(因为前面说到那些电子、光子、中微子,乃至于夸克,那些基本粒子,它其实都是刹那在生灭,所以都是在宇宙弦上的不同的振动状态,也不管这个宇宙弦多么小),也不管人们能否观察到这些太微小的宇宙弦,但是这个宇宙弦总归是客观实在的,因此,它们组成的物质世界也是实有的。这个观点当然不正确。为什么?因为组成物质世界是宇宙弦的各种振动状态,而不是宇宙弦本身,就好像组成交响乐的基本单元是乐器上面发出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乐器本身一样。可见,物质世界确实是没有什么实在的存在,也不是什么实体的存在,真的就是如《金刚经》上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理论物理学发展到弦论这个阶段,其实它也就进入了缘起性空的境界。当然,科学家们这是比量地推知,不同于佛陀是现量地证得。

苏轼读《金刚经》很深入。他被贬到惠州的时候就造了一个亭子,叫“六如亭”。源于《金刚经》中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中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叫六如。他也写了一首《琴诗》来说明缘起性空:“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意思是这个美妙的琴曲从哪里来的呢?如果你说这个音乐是从古琴上面来,那这个古琴放在盒子里面怎么没有音乐出来呢?如果说这个琴曲是从你的指头而来,那为什么不在你的手指上去听?所以事实上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

这个弦论也是说没有什么最小最小的物质单位,原来说是分子、原子;后来又说是电子、中子、质子;更细分说是夸克;再细分乃至于说是宇宙弦。但事实上所有的这些基本粒子,都不过是宇宙弦上不同的振动状态,就好像交响乐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存在。我们当然也可以明白:“如来说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这可以引用物理学更深入地来领悟。我们也可以用量子物理学,从另一个角度来证明万法唯识,缘起性空。

接下来是说化主离相。

前面讲了对于所说的般若法不可以执著这个法相,所以化法离言。对于说法的地方,又说是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那说法者的佛陀,可不可以执著呢?也不可以执著于相,不可以执著于三十二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前面已经讲了依报离相,是离对一切差别相的执著,而见平等实相,不著相、不离相。也就是说不可以执著于相,同时也不坏一切相。如果灭相取空,则非般若真空,而是顽空。所以古德说:“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这一节,佛陀又进一步说正报离相。佛陀开示说:“须菩提啊,你是怎么想的呢?能否以见佛陀三十二庄严身相,而认为已经见到了真正的如来呢?”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能以佛的三十二相见到如来。”因为以理来观察,色法形成的清净肉身并不是如来的法身实相,只是在名言之中以佛的顶肉髻相、眉间的白毫相、千辐轮相等等如来的色身标志假名为三十二相,让众生生欢喜、生信心。但是要知道,这是方便法接引众生,并不是如来的法身实相。佛陀有种种的相好庄严,我们在《随念三宝经》已经详细地开示过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这一节有四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不但不清净的轮回诸相是空性,而且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等清净相,也是空性法,不可以执著于清净相。也就是说,那个轮回诸相,当然是空性,凡夫众生为这个不清净相,不可以执著。而对于清净相也不可以执著。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知道,神秀禅师的那句“时时勤拂拭,匆使惹尘埃”表示他没有见性。为什么?你还要时时勤拂拭,还执著于这个修行相,哪怕你有一个修行的清净相,只要你起执著,都是没有见性。所以说就连佛陀的三十二相的清净相也是空性法,不可以执著于清净相。化身佛示现三十二相,是佛陀累劫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以清净心所感得的清净相,犹如千江有水千江月。天上的真月就譬如佛的法身,水中的月影就譬如化身佛,水比喻众生,哪里有有缘得度的众生,佛就会在哪里现身,所以说水清月现,佛陀就会现身说法。不过是示现的影像,不可以执著。因为寂灭的法身是无形无相,如果从有形有相上面去见如来,就会认假为真、认妄为真、执假为实,这就是凡夫,就难以出轮回。故此,须菩提就说:“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可见,学佛的人心里对三十二相也不可以执著,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因此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但同时,也不可以离开应身来另觅法身,行动上要精进,要赞叹、礼拜三十二相的化身佛,要常随佛学,请佛住世,所以不可以著相,不可以坏相。不著相,所以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坏相,所以行动上我们还要精进礼拜三十二相的佛陀,常随佛学。

众生无始以来流转生死,之所以流转的根本原因就是将五蕴假合的身心执著为我。因为由人我执而生起我所有的法我执,又由于执著分别种种不同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种种习气,所以不同众生面前显现的境界也有差异。

凡夫众生面前是有种种不清净的五蕴显现,圣者面前显现的是清净相。这一节就特别开示我们,不但是轮回中的种种染污相是空性,不可以执著;三十二相的清净相也是空性法,也要由相而见性,不可以执著于这个清净相。正如《般若八千颂》上开示说:“得色身者并非善逝,得法身者乃为善逝。”《华严经》也说:“诸佛法身不可说,无形无色无影相。”

第二个要点是断疑。永嘉玄觉禅师在《证道歌》上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前面既然说幻化空身即法身,为什么这里又说佛身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呢?其实我们要知道,永嘉玄觉禅师说的“幻化空身即法身”是说本体即是法身,不是说其相是法身。简言之,幻化空身这个三十二相的相不是法身,而是说他的本体是法身。

法身是应身之本体,应身是由体而起的妙用,她起妙用度众生。同时不可以离却应身来另觅法身。应身有为生灭之相,所以不可以执著。因为他不是法身实相,法身实相是不生不灭的。同时,不能够离开这个应化身,另觅法身。所以不可以著相、不可以坏相,要能够离一切相,见真实性。世间的一切诸法,我们如果是能够由相而见性,都可以知道它无非是常住法身,因为一切的染净诸法,都是法身的妙用,法身是无来无去不生不灭的。

唐顺宗学佛经不明白,有一次他就请佛光禅师到宫庭里应供、说法。唐顺宗就问:“佛从哪里来,灭向哪里去?经典说佛常住在世,佛现今又在何方呢?”

佛光禅师回答说:“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在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但是皇帝还是没有明白,进一步又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如斯,智者善分别。”也就是说唐顺宗还是没有搞明白应身佛和化身佛的不同。化身佛当然是有为法,当然是有生灭法,当然也是清净相。我们说佛终日说法无法可说,这是从本体上来说的。

佛光禅师进一步启发他说:“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凡夫众生总是著相的,包括唐顺宗也是如此,所以佛光禅师就开示他。

包括最近4・14玉树地震的时候,好几个寺院全部都毁掉了。有些人就不理解了,有一个人问我:“师父,一般人都认为念佛诵经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为什么玉树地震的时候,那些寺院也会遭殃,也会垮掉呢?”这个问题很奇怪,要知道,寺院也是有为法。佛菩萨也无法改变一切事物无常的本质,你看,化身佛也示现了涅。但是,佛利众的事业一直延续至今。佛陀悲愿力的加持一直延续。佛陀法身是不生不灭的、无始无终的。只要众生有缘,就会化现出化身佛来度众生,来教化众生,让众生转迷成悟、转染成净,超出轮回。看佛的加持力要从这个层面来看。虽然寺院也面对了灾难,但是佛陀的加持没有消失过,正如佛陀化身佛虽然示现了涅,但是佛法还是长留世间,要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

第三个要点就是释迦佛已经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而又示现三十二大丈夫庄严相,是为了让众生见而生起信心来。正如《摄大乘论》所说:“诸众生见尊,皆审知善士,暂见便深信,开导者归礼。”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但是因为迷于种种相而不自知,所以佛陀就由性体显现应化之相,由法身佛显现出化身佛来,教化三千大千世界的无量众生,让众生向内返观。之前众生总是向外攀缘的,现在转过来向内返观,不著一切相而见自本性。如果能够见自本性,就是得见如来。如何见如来?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是真正的见如来。如果执著于相,那么所见的乃是应身之相,不是法身之体,所以说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总之,佛陀是觉悟的品质,凡夫是觉悟的能力。我们也有觉悟的能力,我们闻了这个般若法以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具有觉悟的能力,所以将来我们也能够成就佛陀觉悟者的品质。可见,三十二相也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当下即空,当体即空,有即非有,所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同时因缘和合而又显现,众生有得度的因缘,所以又显现化身,三十二相非有而有,所以说是名三十二相。再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明白,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有即非有,三十二相也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所以说即是非相;非有而有,因缘和合而显现度众生,所以是名三十二相。

第四个要点归纳起来说,第十三分主要讲的就是:化法离言、化处非实、化主无相。那么所说的般若法,不可以执著于这个般若法的法相。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也是离相无自性。能化之主的佛陀,也是离相的无自性。所以说,依报的三千大千世界,正报的三十二相都可以进一步从四个角度来阐明般若无住的要旨。

如果从众生得度的角度来说,世界是众生共业所感的依报,三十二相是世尊多劫熏修而成,清净心所现的清净相,那么二者都是因果法。从因果的角度来说,因果即是因缘和合而生。缘生所以是幻有,幻有即是假名,所以说世界非世界,三十二相即是非相。但虽然是假名,而从世俗谛来讲,有因必有果,因果丝毫不爽,所以说是名。是名世界,是名三十二相。这样能令众生不昧因果,虽性空而相有,因果分明。在世俗谛上,业果如理取舍;在胜义谛上,离一切相。我们这样是从众生得度、从因果的角度来说,还可以从空有同时的角度和究竟了义的角度来阐明般若空性的智慧。

接下来是校量功德来显受持读诵《金刚经》其福甚多。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是说有相的福当然比不上无相的福,也是本经第三次校量功德,这一节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我们看三次校量功德,第一次就是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所感得的福德比不上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因为那个时候是对般若法刚刚生起净信,生起信心来,所以就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福德作比较,来显示《金刚经》的殊胜。第二次校量功德,是以充满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所感得的福德也比不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功德。因为第二次校量功德的时候,是由于对般若法不单单是能信,而且是有了悟解、有了解慧,解慧增长,开始破无明实执。所以用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福德来作比较来彰显般若法门的殊胜。前两次七宝布施都是外财,第三次的校量功德就是以内财施,即以身命布施的内财来比较。因为众生最爱惜的是自己的身体,最重视的是自己的生命,所以,能够以身体和生命布施给众生,所感得的无量福德是浩瀚无边的。何况不止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都用身体和生命布施给众生,所感得的福德更是叹莫能穷。

第一个要点,在第三次校量的时候,解般若空义更深,已经开启我们自性本具的金刚智。所以,乃至于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解说都能够自觉觉他,度生而离相,断妄念,舍生死的根株,超凡入圣。所以,福德比多生累劫舍身命布施还要大。为什么?因为多生累劫舍身命布施,还是不能够断无明,还是不能够舍生死的根株。此福德虽然很浩瀚无边,但是还是不能够真正断无明。所以,能够开金刚智,乃至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这个福德都要超过以无量身命布施的福德。

第二个要点,怎样如法受持为他人说,才能感得如是殊胜的功德呢?受持四句偈是从真正能够悟解空性慧,是从了义究竟通达般若空慧而讲的,并不是说我们三心二意念念经,或念一念《金刚经》上的四句偈子,这个福德就非常浩瀚,甚至比圣者累劫以身命布施的福德还大,当然不是这样。

因为,受持可以分为形象上的受持和真实受持两种。形象上的受持是不解其义,一边念一边胡思乱想,这种是表面的受持,只是影子佛法。那么,福德不可能超过圣者千百劫中以身命布施的福德。真实的受持是通达般若法以后传授给他人,帮助众生断除人我执、法我执,息灭妄念,顿悟成佛。所以,无量劫身命布施都比不上念诵《金刚经》的功德大。有些人以为不解其义,随便念一念就比别人做大布施的功德还要殊胜,这其实是依文不依义的颠倒错解。

第三个要点是只有初地菩萨才能够修身命布施。为什么?因为刚刚登初地欢喜地已经是见道位了,并已经破除了无明实执,这个时候如果舍这个身体,他没有痛苦,就好像我们在菜园里面摘菜一样。所以说,初地的时候布施度圆满,二地的时候持戒度圆满。

凡夫众生不要盲目冲动来虐待自己的身体。有些人看到经典里面说燃身供佛,还在凡夫位他就盲目地学。但是凡夫还有无明实执,能取所取二取执著没有销融于法界,心里面还是会起心动念,那样去虐待自己的身体还是不正确。

比如,解放以前成都有一位法师,一生都修苦行,修行勇猛精进。他曾经有好几次在大殿的佛像面前燃心供佛。如何燃心供佛呢?他就是在大殿里面摆个席子,人躺在地上,点灯或者蜡烛来烧自己的胸口。有一次,他在佛像面前仰卧在地上,用10根灯芯放在油里面,在胸口同时点燃来烧,昼夜不息。因为时间很长,大火一直熏烤,非常疼痛,他昏迷过去了。但是他毅力非常好,一直到油尽灯熄的时候,胸口的肌肉已经焦烂,在外面可以看到微微跳动的心脏。

那个时候,太虚法师在重庆办汉藏教理院,他就非常严厉地批评这位法师。当时这位法师听不入耳,还认为自己很有修行。后来到临圆寂的时候,他痛哭流涕说:“我这一生常修苦行,但是没有真正地悟般若法,到头来还是收获甚微。”他万分悔恨当初没有听从太虚大师的教诲。

当然,已经证悟空性的菩萨可以修身命布施。通过修身命布施,能够让自己福德迅速圆满。比如往昔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就曾经转生为乐善好施的月光国王。有个婆罗门告诉他:“一切外物的布施功德不是很大。如果能够以你的肉身来作布施,功德就非常圆满。你应该将你的身体布施给我。”月光国王就在鹿野苑将身体布施给婆罗门的时候说:“在这棵树下,我已经用身命布施供养过999次,这是第1000次。”所以,佛陀成佛的时候说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不是佛陀曾经舍身命布施,利益众生的地方。身布施的功德大,是因为众生爱著于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所以能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但是,就算是以这样苦行所感得的无量福德,还是比不上受持解说《金刚经》解空性慧的功德大。

我今天就讲到此地。回向给一切众生都能够开空性慧,能够同生极乐!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