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

《地藏菩萨本愿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5-19 17:51

  “大智慧”和“大般若”怎么分呢?你看,前面说“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光明就是智慧,百千万亿大光明云就是无量无边的智慧。我们今天显现的是什么?是无量无边的无明烦恼,所以要觉悟,要回头。一觉悟当下就可以与佛的大光明云感应道交。

  智慧,大家知道,智慧不是记诵之学,不是世智辩聪。你说你记性好,你有智慧,不是的。那是聪明,那是障碍,所知障。世智辩聪是三途八难之一。

  智慧的主因是禅定,助缘是福德。我们有些同修说我念了文殊心咒,嗡阿惹(RA)巴扎拿谛,我念了一百万,或者念了一千万,好像也没有怎么看到开智慧。为什么?智慧的主因是禅定,助缘是福德。

  而且,我们要知道,要先得根本智,再得后得智,否则的话,流于世智辩聪,成为障碍。我们昨天已经说到了妄想、分别、执著,执著全部是烦恼障;妄想全部是所知障;分别,一分是烦恼障,一分是所知障。为什么我们修行打坐,你看我们好多的同修打坐,不是昏沉就是散乱。昏沉你落在哪里?落在无明里面。散乱你落在哪里?落在妄想里面。如果你没有得根本智,没有修好清净心,不管你怎么修,不是落在无明里面,就是落在妄想里面。这样子难以成就,你说我天天在观修,我在观想皈依境,我在观想资粮田,我在观想吉祥怖畏,不管你怎么做,不是无明就是妄想。为什么?没有根本智。

  所以要修“大智慧光明云”。

“大般若光明云”,“般若”是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

  这里面就有个问题了,般若和智慧是不是一回事?不是一回事。智慧断烦恼,般若破无明。智慧是后得智,般若是根本智。般若是实智,智慧是权智,权实二智。般若是如所有智,智慧是尽所有智。

  为什么我们出家人要五年学戒,十年不离依止?五年学戒十年不离依止都是修什么?修根本智。有了根本智以后才出去参学,才求无量无边的后得智,尽所有智。

  般若无知无不知,般若无知是“大般若光明云”,般若无所不知是“大智慧光明云”。所以有定力的人他不会犯戒,这是定共戒;有智慧的人不会犯戒,这是道共戒。实相般若是体。

  “大般若光明云”,“大般若”又分为两种般若、三种般若、五种般若,种种的说法。

  两种般若是共般若和不共般若。

  三种般若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五种般若就包括了三种般若和境界般若、眷属般若。

  实相般若是体,实相无相无不相。这个无分别的实智,由这个本体起作用,就有自受用和他受用。由实相般若起作用,自受用是观照般若。

  观照般若是我们的自受用,就是过有智慧的、圆满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间随时随地保持观照。整个三藏十二部可以浓缩到五千字的《金刚经》,《金刚经》再浓缩可以归纳为《心经》,《心经》再浓缩可以归纳为两个字:照见。“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这是很重要的,有三个层次:

  首先是观照,我们日常生活中间,随时随地保持正知与正念来观照。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转变念头,转变念头是真实的修行功夫。

  第二个层次,观照的功夫深了以后,可以达到事一心不乱。

  第三个层次就是照见,见是智慧,事一心不乱以后,这个本具的大智慧显露出来,“照见五蕴皆空”,转五蕴成三德,这是“照见五蕴皆空”,这个是理一心不乱。

  所以自受用是观照般若,他受用是文字般若。我们看佛陀的经典,由文字般若也能够启发我们要修观照般若。所以我们诵经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转经,否则的话就是被经所转。口诵心行就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就是被经所转。我们看那个法达法师:“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观照般若的总纲领是什么?《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是观照的总纲领。

  观照般若是身教,我们以身做榜样,生活中间保持观照。文字般若是言教。实相般若是意教,但是虽然是意教,不是起那个意的念头。

  以上说“大般若光明云”。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