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信仰通过两种方式可以坚定信心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7-5-14 20:09

第一种是智信,运用自己的智慧力从理上通达而真实地起胜解而信仰不可动摇。

第二种是仰信,对于佛陀所说的甚深妙理,自己的智慧力不够,达不到,乃至于说大菩萨都不一定能够通透地了解,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所以我们是因为信仰佛陀神圣的人格,而信仰佛陀所说的妙法。

底下就是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阿难对佛所说的一切法教没有动摇,没有怀疑。

“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日月运行于天空之中不会堕落下来。“妙高山王”是指须弥山,上至忉利天,下至地狱界,它是一个小世界的中心,本来是不可动摇,除非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坏、空的时候才会灭掉,否则的话,它是不可动摇的。阿难就说,纵然日月有掉下来的一天,须弥山有动摇的一天,诸佛所说的妙理是永远都真实不虚,没有变化的,所以阿难对于佛陀所说的法都能够信受奉行,始终不会动摇。

【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返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佛告阿难: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

阿难说:“世尊!有些众生他信根不具……”

“信根”,我们看五根、五力,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进、念、定、慧。

那么要成就呢,首先信心要坚定。要有坚固的信心,好像树要深扎树根,才能够风雨不动一样。同样的,我们要修行,也要具足五根、五力。那么有些人他“信根不具”,听说“诸佛甚深行处”的药师法门,就会作这样子的思惟,为什么只是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尊佛的名号,就能获得那么多的微妙功德和殊胜的利益?“便获尔所功德胜利”。事实上这个不是凡夫的浅智所能理解的。在《解深密经》上说:“诸佛智慧如大海水,我等智慧如牛迹水。”凡夫的智慧,好像一头牛踩在地上的一个牛蹄的印,那个牛蹄印子里面装一点点水,这么微少。如果凡夫要妄想以好像牛迹水这样子的小智、浅智,去妄测佛陀如大海一样深广的大智慧,佛陀的一切种智海,萨婆若海浩瀚无边,那么基本上是不可能真正地了解的,所以就会疑网重重,犹豫不信。

“由此不信,返生诽谤”,反而生起诽谤心来,生起怀疑心来,那么过失就比较大。

所以说“彼于长夜,失大利乐”,他们在生死轮回的漫漫长夜之中,得不到佛光的照耀,得不到佛陀智慧的加被,不能够如法行持,不知道开智慧、培福德的方法,失去了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令自他都得到快乐的机会。

“堕诸恶趣,流转无穷”。谤法的过失是极重。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上面就有说过,谤法的过失极重,杀却恒河沙数阿罗汉的过失,比不上谤法的过失;那么毁掉整个南瞻部洲所有的塔,所有的佛塔,这个过失也比不上谤法的过失。而事实上就比较容易造,如果你要诽谤,心里面起一个分别念说,这个法门不殊胜,那个法门殊胜。事实上过失就种下来了,所以诽谤药师法门的众生堕落在三恶道之中“流转无穷”。

恶趣呢,如果从内层来说,就在我们身心之中:我们身体重病牵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身之地狱。内心里面有执著,这种执著终有一天会让你痛不欲生。内心执著金钱,执著感情,无论你执著任何一样东西,只要你有执著心,一旦外境变化的时候,你就会痛不欲生。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心的地狱。

我们不能够了解药师法门,身就有病苦,不知道正确地运用自己的身体,不知道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身体。身有病苦,心有烦恼,就是天天都在“堕诸恶趣,流转无穷”。

我们不懂得药师法门,事业一再一再地重复失败,这样子就是在轮回,就是在“流转无穷”;婚姻也是一次一次地失败,这个也是“流转无穷”,“堕诸恶趣”。

接下来是佛陀称赞能够信受药师法门的功德。

佛陀告诉阿难说,“这些有情众生,如果能够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万德洪名,而生起清净的信心,至诚恳切地一心受持,恭敬供养,不生一丝一毫的疑惑心,就可以蒙药师佛悲愿力的加被和十方诸佛的护念,就能够得生净土,可以随意往生诸佛净土: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生到东方净琉璃世界;或者受生于天上人间;绝对不会再堕落到三恶道之中去了。”所以说“堕恶趣者,无有是处”。

底下的第三段,就是讲信解希有。

【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

释迦牟尼佛开示阿难说:“以上所说的药师佛的无边功德,是诸佛甚深悲智所行的境界,一般的众生难可信解,而你阿难现在所以能够信受,要知道这个不是你自己的智慧力所能达到的,完全是如来威力的加被。”

【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惟除一生所系菩萨。阿难!人身难得;於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再一次叫着阿难的名字说:“阿难,不单单是一般愚痴暗昧的凡夫难于信解药师法门,就是已经解脱分段生死,已经超出六道轮回的二乘,成就二乘极果的一切的声闻和独觉――有佛出世,闻十二因缘法而成就,名为缘觉;无佛出世,自己观花开花落而悟,称为独觉。他们也不能够如实信解;并且那些没有登初地以前的外凡位和内凡位的菩萨,也都是同样地不能如实信解。”

外凡位,是指十信位;内凡位,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三贤位都是内凡位的菩萨。

要登初地,欢喜地以上的菩萨,对于佛法才算是真正地已经登堂入室了,真正地开悟了,真正地有了胜义菩提心了,所以他们已经分证如来法身,才能够部分地如实信解诸佛的甚深行处。

“惟除一生所系菩萨”,“一生所系”就是下一生就要成佛了,现在是候补成佛位,就是等觉大菩萨的果位。

那么只是除这些下一生就要成佛的补处等觉大菩萨,他们才能够如实信解。好像弥勒菩萨兜率天的四千年过完了,人间的时间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他就要下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示现成佛,他可以真正地信解药师法门。

这里面一再地强调“诸佛甚深行处”,我们一般不理解,以为这个好像很浅,告诉我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呼吸,认为好像很浅。事实上要知道,这个是药师如来特别的悲愿力,特别的善巧方便,大道至简,在我们须臾不可离的地方,在我们呼吸的地方,在我们饮食、睡眠之中,药师佛很巧妙地开示我们怎么修行,这个其实他所蕴含的道理是非常深的,全体就是药师佛的慈悲和智慧的展现,所以称为“诸佛甚深行处”。

印光法师在《药师经重刻跋》这文章上面有一段很好的说明,解释“诸佛甚深行处”:

“须知药师一经,及与佛号,并其神咒,即释迦、药师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你看这就把《药师经》和药师佛的圣号提到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来到这个世间,就是为了让众生现世乐、后世乐、究竟解脱乐,就是为了让众生解脱,而且他所成就的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是这本《药师经》,就是药师佛的万德洪名和药师灌顶真言。

“凡至诚受持者,即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也。”

那么能够志诚地受持《药师经》,修药师法,就是直接以药师佛果地的庄严来作为自身的庄严。好像我们吃苹果一样,我们不需要播种、施肥,直接把树上的果子摘下来吃就好了。同样的,药师佛无量的神通智慧、三昧辩才、善巧方便,全部都融在这一句万德洪名和药师灌顶真言之中,我们如法地修持就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

“故玉琳L国师常持此经,及此佛号。”

玉琳国师(通L禅师),他经常有持诵《药师经》。我们原来也讲过玉琳国师的因缘,他前生是一个书记师,就因为身材矮小,而且驼背,给人家讥笑,他就发愿持《药师经》,所以第二生福慧庄严,作为顺治皇帝的国师,第二生仍然还是常持《药师经》。

“以是禅、教、律、净之总持法门,故受持者,或生净琉璃世界,或生极乐世界。”

你看,印光法师对于药师法门的赞叹是说什么呢?说药师法门就是禅、教、律、净的总持法门,她圆满地包含了禅宗、教下、律宗、净土宗,其实也还包括了密宗,所有法门都在其中,号为总持法门。

禅来说,你看,我们说秘密禅、祖师禅、如来禅,都在药师法门之中,即生成佛之禅、转惑成智之禅、顿悟成佛之禅,都在其中了。

教下来说,教,天台宗、贤首宗、法相唯识宗,这些都在说明十法界的性相;药师法门里面也就是开示我们,怎样将凡夫的生死烦恼相转变为圣者的解脱相、福慧庄严相、圆满相,转凡夫的一切不够、有缺乏、有缺陷的这些不完美的相为圆满相,事实上,方法、善巧方便都在其中了,所以是阐十法界的性相,教下的法门也在其中。

律宗来说,药师佛有第五愿,得戒清净愿。

净土宗来说,第一个方面是药师法门有特别强调要受持八关斋戒。我们看《观经》上面说,就算受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加上信、愿、行,都能够中品中生以上;如果能够常持戒,能够中品上生,乃至于更高的往生品位。第二个方面是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修药师法门能够得到八大菩萨临终接引。所以她也涵摄了净土宗的妙义在其中。

密宗来说,她是唐密里面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法脉,也是总持法门。所以如法地受持,能够随愿往生极乐,或者净琉璃世界。

“待至豁破凡情,圆成圣智,则直契寂光,东西俱泯。而复东西历然,随愿往生,则与弥陀、药师,同归秘藏。是名诸佛甚深行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往生的话,就能够“豁破凡情,圆成圣智”。从性上来说是“直契寂光,东西俱泯”,没有什么东方净土、西方净土的分别,从性德上来说是法界圆融体,都是一法身,都是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所以说“直契寂光,东西俱泯”。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从相上来说,还是“东西历然,随愿往生”,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则决定生是从相上来说,东方净土、西方净土,都是历然存在,无所得中无尽得,从无所得的如所有智之中能够显发尽所有智,能够随愿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净琉璃世界。生到以后,能够与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同归秘藏”,同归心地的三德秘藏,圆满显发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我们真如妙心的体、相、用,就在这个三德秘藏之中了。所以说“诸佛甚深行处”就是指我们自性本具的三德秘藏。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